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石桥明月
作者: 汤煜 〔清代〕
寻常闲步,素影当空堕。
闻道仙人修玉斧,看画小桥烟雾。
笙歌夜半楼头,松风响入山流。
莫负此番明月,人生几度清秋。
白话文翻译:
在平常的闲步中,洁白的月影洒落在空中。
听说有位仙人正在修炼他的玉斧,仿佛在画小桥的烟雾。
夜半时分,楼头传来笙歌的声音,松风响起,流入山中。
不要辜负这一轮明月,人生又有几次清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常: 普通、平常。
- 素影: 这里指的是洁白的月光或月影。
- 仙人: 传说中的神仙,通常指修道成仙的人。
- 玉斧: 仙人所用的工具,象征着神秘和超凡。
- 笙歌: 笙是一种乐器,笙歌指的是音乐声。
- 清秋: 意指清澈的秋天,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
典故解析:
- 仙人修玉斧: 可能源自道教文化,表示一种对修行和超脱的渴望。
- 明月: 在中国文学中,明月常被用作思乡、抒怀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寄托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清平乐 石桥明月》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词作,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通过闲步与明月的相遇,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寻常闲步”引入,表现出一种平和与恬淡的心态。随后提到的“仙人修玉斧”,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超脱于世俗,反映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笙歌夜半楼头”,画面转至夜晚,笙歌声响起,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宁静的氛围,展示了人间的欢乐与自然的和谐。而“松风响入山流”,则通过声音描绘出自然的韵律,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莫负此番明月,人生几度清秋”,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珍惜。诗人提醒我们,不应辜负眼前的美好,人生如同四季轮回,清秋的时光难以重现,须当把握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常闲步,素影当空堕: 描述了在平常的日子里,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闻道仙人修玉斧,看画小桥烟雾: 通过“仙人”和“玉斧”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愿望,仿佛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
- 笙歌夜半楼头,松风响入山流: 夜晚的乐声与自然的松风交织,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莫负此番明月,人生几度清秋: 反思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 “仙人修玉斧”比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 “松风响入山流”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得景物更生动。
- 对仗: 诗中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倡导人们珍惜当下美好时光。通过对明月、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希望、思乡和短暂的美好时光。
- 仙人: 代表着理想的境界和对超脱的追求。
- 小桥: 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人”修什么?
- A. 玉斧
- B. 金斧
- C. 铁斧
-
诗句“人生几度清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人生的无常
- B. 生活的美好
- C. 自然的变化
-
诗中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舞蹈
- C. 一种饮品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更注重饮酒与孤独的情感,而汤煜的《清平乐 石桥明月》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