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
时间: 2025-01-01 13:51: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春
作者: 华岳 〔宋代〕
衣袂怯春寒,春在江南岸。
我意正伤春,复被春萦绊。
一雨胭脂湿,万壑冰澌泮。
撩我惜春心,与春伤烂漫。
柳垂不染丝,织成愁一片。
杏吐无烟火,烧碎肠千断。
忆昔腰如柳,柳腰轻易按。
忆昔面如花,花面娇难唤。
人不似春芳,随处得看玩。
因春忆美人,不见徒扼腕。
何时醉卧花柳中,一笑千金不容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寒中对春天的怯惧与伤感,春天在江南的岸边悄然来临,然而诗人的心情却因思念而沉重。春雨如胭脂般潇潇而落,滋润了万壑的冰雪,春天的美景反而勾起了他对美人逝去的哀思。柳枝低垂却没有染上丝线,愁苦如织成一片。杏花绽放却没有烟火气,仿佛在烧断他的心肠。诗人追忆昔日的美人,轻盈的身姿和娇艳的面容在心中难以唤回。人不似春天的芳华,随处可见却无法再触及。因为春天的到来,他对美人的思念愈加深重,若再不见,只能徒然叹息。何时才能醉卧在花柳之中,享受那一笑倾城的美好?
注释
- 衣袂:衣服的袖子,形容轻盈的衣衫。
- 怯:害怕,畏惧。
-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水乡,春天美丽的地方。
- 胭脂:红色化妆品,形容春雨如胭脂般湿润。
- 万壑:众多的山谷。
- 冰澌泮:冰雪融化后流淌的样子。
- 撩我惜春心:引发我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 杏吐无烟火:杏花盛开,没有烟火气,暗指平淡无奇。
- 忆昔:回忆往昔。
- 柳腰:形容女子的身姿轻盈。
- 人不似春芳:形容人不如春天的花朵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情感,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伤春》写于春天的季节,作者在春寒中感受到春天的氤氲气息,却又因对往日美人的思念而感到无比悲伤,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伤春》通过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情交织,展现了浓厚的伤春之感。全诗以春天的寒冷开头,描绘了春雨淅沥,芳草萋萋的景象,运用细腻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但诗人的心情却因对美人的思念而变得沉重,虽春天来临,却难以忘却过往的美好。诗中“忆昔腰如柳,柳腰轻易按”与“忆昔面如花,花面娇难唤”,两句通过对比,突显了美人和春天的短暂,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爱情的遗憾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衣袂怯春寒:春天的寒冷让衣袖轻盈的我感到畏惧。
- 春在江南岸:春天在江南的岸边盛开。
- 我意正伤春:我心中正感到对春天的伤感。
- 复被春萦绊:却又被春天的气息所纠缠。
- 一雨胭脂湿:一场春雨如胭脂般滋润大地。
- 万壑冰澌泮:万壑的冰雪融化流淌。
- 撩我惜春心:引发我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 与春伤烂漫:与春天的伤感交织在一起。
- 柳垂不染丝:柳条低垂却没有染上丝线。
- 织成愁一片:愁苦如同织成一片。
- 杏吐无烟火:杏花盛开却没有烟火气。
- 烧碎肠千断:仿佛在烧断我的心肠。
- 忆昔腰如柳:回忆往昔,女子的身姿如柳。
- 柳腰轻易按:轻柔容易按捏。
- 忆昔面如花:回忆往昔,女子的面容如花。
- 花面娇难唤:娇艳的面容却难以再呼唤。
- 人不似春芳:人并不如春天的花朵那样美丽。
- 随处得看玩:随处可见却无法玩味。
- 因春忆美人:因春天而想起那位美人。
- 不见徒扼腕:再不见她只能徒然叹息。
- 何时醉卧花柳中:何时才能沉醉于花柳之间。
- 一笑千金不容换:那一笑的价值千金无法替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胭脂,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春雨如同有情人,喻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忆昔腰如柳,忆昔面如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伤春”展开,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出对美人和过往的思念,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引发对过去的思念。
- 柳:象征柔美与轻盈,代表女子的身姿。
- 杏:象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又承载着思念的苦涩。
- 雨: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变化,既滋润万物也带来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衣袂怯春寒”中“怯”的意思是: A. 迷茫
B. 害怕
C. 忍耐
D. 向往 -
诗中提到的“杏吐无烟火”中“吐”的意思是: A. 吐出
B. 开放
C. 吞噬
D. 隐藏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春天
B. 伤感对美人的思念
C. 描绘自然景色
D. 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
- 《春望》:描绘了国家动荡中的春天,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通过这些诗作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伤春”主题的多层次内涵和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华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