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花(孙守席上咏牡丹)》

时间: 2025-01-01 19:00:33

白玉阑边自凝伫。

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遍地花(孙守席上咏牡丹) 作者:毛滂 〔宋代〕

白玉阑边自凝伫。
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
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
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
不枉了东君雨露。


白话文翻译:

在白玉的栏杆边,我静静伫立。
满树的花朵如彩云般雕刻,像雾气般轻盈。
那芬芳的花朵绣成了一团,
汇聚出美好的春华时光。
在暖风中,花儿轻轻一笑,
吐露的芳香向谁倾诉呢?
不要与西施的美丽相比,
这才不辜负了东风与雨露的恩泽。


注释:

字词注释:

  1. 凝伫:凝视、伫立,形容静静地站着。
  2. 彩云雕雾:形容花朵的绚丽多彩,宛如彩云和雾气。
  3.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常用于形容春天的青春景象。
  4. 檀心:指花的心香,象征花的芳香。
  5. 西子:指西施,古代美女,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6. 东君:指春天的东风,常用来指代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 西子: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绝世的美丽。
  • 东君:传说中的春神,代表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明,号松雪,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感,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牡丹盛开之际。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遍地花》是一首描绘牡丹的诗,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诗的开头便以“白玉阑边自凝伫”引入,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美丽景象的沉醉。诗中通过“满枝头彩云雕雾”描绘出牡丹的夺目与华丽,仿佛花朵如同云彩般轻盈而色彩斑斓,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到“暖风前一笑盈盈”,暗示着花朵在温暖的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人分享其芬芳。“吐檀心向谁分付”,则表现出了一种孤寂的情感,花香虽美,却无处倾诉,令人思索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两句“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与人间的美的不同,诗人似乎认为,真正的美在于自然的和谐与生长,不必与人间的美丽相提并论。这种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律动,令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玉阑边自凝伫:诗人站在白玉雕成的栏杆旁,凝视着美丽的景色,表达出诗人沉浸在自然美中的情感。
  2. 满枝头彩云雕雾:满树的花朵如同彩云一般,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绚丽与轻盈。
  3. 甚芳菲绣得成团:花香浓郁,仿佛用绣线绣成了一团,形象生动。
  4. 砌合出韶华好处:花朵汇聚成美好的春天,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5. 暖风前一笑盈盈:在温暖的春风中,花儿轻轻摇曳,表现了一种生机与活力。
  6. 吐檀心向谁分付:花香虽然美丽,却没有人可以倾诉,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7.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需要与西施的美丽相提并论,强调自然之美的独特。
  8. 不枉了东君雨露:赞美春天的雨露恩泽,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彩云,生动形象。
  • 拟人:花儿“吐心”,赋予了花朵情感。
  • 对仗:整体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生命的思考。诗人认为自然的美丽不应与人间的美丽相比较,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2. 白玉阑:象征高雅与洁净,衬托出牡丹的华丽。
  3. 暖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带来生命的活力。
  4. 西子:象征人间的美丽,形成与自然美的对比。
  5. 东君:象征春天,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嫱
    B. 西施
    C. 甄氏
    D. 貂蝉

  2. 填空题:诗中通过“白玉阑边自____”表现了诗人的静谧心情。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君”是指春天的雨露。(对/错)

答案:

  1. B
  2. 凝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杜甫
  • 《咏柳》 - 贺知章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遍地花》: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杜甫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而毛滂的诗则在柔美的自然中传达了对生命的欣赏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