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雪遍梅花》

时间: 2025-01-01 18:38:31

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

到窗前、认君时节。

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

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

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

褪罗衣、楚腰一捻。

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

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粉蝶儿·雪遍梅花
作者:毛滂 〔宋代〕

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
到窗前认君时节。
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
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
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
褪罗衣楚腰一捻。
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
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白话文翻译:

雪花覆盖了梅花,洁白的光辉显得格外奇绝。
来到窗前,正是认你时节。
放下重帷,香烟冷淡,兰香明灭交替。
梦悠悠,空中绕着断云和残月。
沈郎心境宽广,同心放下重聚的牵绊。
褪下罗衣,楚腰轻轻一捻。
正值春风,新装轻抚,花花叶叶。
粉蝶儿,这次与花儿共存共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蝶儿:一种美丽的蝴蝶,象征着爱情和春天的生命力。
  • 重帏:厚重的帷幕,象征隔绝与隐秘。
  • 香篆:香气的烟雾,形容清新的香气。
  • 兰膏:指兰花的香气。
  • 沈郎:指爱人或心上人,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常与雪相映成趣,象征着不畏严寒的精神。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常常用来描绘春暖花开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宋代词人,字季常,号梅溪,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词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爱情为主,情感细腻,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以梅花与雪的景象引入,表达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粉蝶儿·雪遍梅花》是一首描写春天与爱情的词作,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以“雪遍梅花”引入,鲜明的对比突显出梅花在雪中的娇艳,象征着纯洁与坚韧。词中“到窗前认君时节”,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似乎在等待与爱人重聚的那一刻。接下来的描写中,冷香与梦境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则展现出一种对爱情的释然与重生,表明在爱情中,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宽容是多么重要。最后的“花花叶叶,粉蝶儿”,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亦象征着爱情在春风中重新焕发活力,与花儿共同生长,展现出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遍梅花:雪花覆盖梅花,展现出冬春交替的美。
  2. 素光都共奇绝:白色的光辉与梅花相映成趣,显得格外奇特。
  3. 到窗前认君时节:恰逢爱人相识之时,表达思念。
  4. 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放下厚重的帷幕,香气冷淡,兰香的明暗交替,描绘出孤寂感。
  5. 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梦境飘荡,仿佛在残月与断云间徘徊。
  6. 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爱人与我心意相通,释然于重聚的束缚。
  7. 褪罗衣楚腰一捻:轻柔地褪去华丽的衣物,展现出优雅的身姿。
  8. 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正值春风,轻抚新装,花叶交错,生机勃勃。
  9. 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蝴蝶与花儿共同生活,象征爱情的永恒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与梅花的关系比作爱情的坚贞。
  • 拟人:春风、新装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 对仗:句子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爱情的交织,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洁白与纯粹。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粉蝶儿:象征爱情的轻盈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雪遍梅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爱情的坚贞
    • C. 孤独的思念
  2. “沈郎带宽”中的“宽”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的富裕
    • B. 心境的开阔
    • C. 身体的强壮
  3. “粉蝶儿”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终结
    • B. 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爱情与自然的融合,展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绘,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这些作品在主题上与《粉蝶儿·雪遍梅花》相似,但各自的风格与情感表达又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