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4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其二
作者: 初炜 〔宋代〕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虬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网,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庬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羲轩致仁寿。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紫皇宫阙高耸入云,鲜花环绕,神秘的神仙们热情迎接。诗人感叹,追求真理何必抛弃世俗的羁绊,远行千里终究会回归。张公在天台山上建造了住所,霞光万丈,令人神往。皇帝也渴望道教的智慧,想要让众生归于宁静。凤台巍峨,诗人突然造访明光宫,讲求无为而治,寻求清净。大家都羡慕能乘云归隐的生活,未来骑龙再来,是否还会相会呢?
注释:
- 紫皇宫阙:指天上的宫殿,高耸入云。
- 花虬玉凤:形容花朵如龙、如凤般美丽。
- 长生曲:指道教音乐,象征长生不老。
- 栖真:指隐居真理。
- 飙轮:指快速的飞行,寓意超脱世俗。
- 天台山:著名道教圣地,象征着理想的隐居之所。
- 羲轩: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道教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初炜,宋代诗人,以道教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理想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初炜对张无梦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结构,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紫皇宫阙、花虬玉凤等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充满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对张无梦的送别,表现了对友人归隐山林、追求长生不老的祝福,同时流露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对张无梦的离去感到惋惜,也对他能在天台山上隐居而感到欣慰。诗中提到“无为清净化可守”,强调了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表明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理解与向往。同时,最后一句“他日骑龙却来否”更是留有余韵,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紫皇宫阙罗高清:描绘了高耸入云的紫皇宫殿,象征着天上的神仙世界。
- 花虬玉凤围墉城:花朵如龙凤般美丽,围绕着宫城,营造出一种华丽的氛围。
- 长生曲奏升天行:乐曲响起,伴随着升天的情景。
- 神仙缥缈喧相迎:仙人们轻盈而来,热情地迎接。
- 栖真何必抛尘网:隐居真理何必舍弃尘世的羁绊。
- 飙轮万里时来往:意象描绘出一种超越空间的飞行。
- 张公结庐天台山:张无梦在天台山上建造住所。
- 赤城霞起三千丈:霞光万丈,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
- 天子好道思崆峒:皇帝渴望道教的智慧。
- 欲使亿兆归庬鸿:希望众生都能归于宁静。
- 凤台峨峨十二重:凤台高耸,象征着道教的巍峨。
- 先生忽造明光宫:诗人突然造访明光宫,象征着智慧的启迪。
- 无为清净化可守:强调道教的无为思想与清净生活。
- 能助羲轩致仁寿:追求长生与道德的结合。
- 共羡乘蹻归洞宫:大家都向往能够乘云归隐的生活。
- 他日骑龙却来否:对未来重聚的希望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皇宫阙”比喻高远的理想。
- 拟人:神仙的迎接使其显得生动。
- 对仗:如“栖真何必抛尘网,飙轮万里时来往”。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道教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意象分析:
- 紫皇宫阙:象征着理想的宗教或哲学境界。
- 花虬玉凤:美好、和谐的自然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长生曲: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天台山:理想的隐居之处,代表着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紫皇宫阙”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理想的宗教境界
- C. 普通人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无为”的含义是什么?
- A. 主动作为
- B. 不作为
- C. 努力拼搏
-
答案:
- B. 宋代
- B. 理想的宗教境界
- B. 不作为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同样有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比较初炜的《送张无梦归天台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与理想生活,但初炜更侧重于道教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抒情和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