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

时间: 2025-01-04 10:22:43

藻荇参遮面,菰蒲耸立隅。

飞来双野鸭,几幅画成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池 赵蕃 〔宋代〕 藻荇参遮面,菰蒲耸立隅。 飞来双野鸭,几幅画成图。

白话文翻译:

水草茂密遮住了水面,菰和蒲草高耸在角落。 两只野鸭飞来,仿佛几幅画作一般美丽。

注释:

  • 藻荇:水中的藻类植物,这里指水草。
  • 参遮面:形容水草茂密,遮住了水面。
  • 菰蒲:菰和蒲草,都是水生植物。
  • 耸立隅:高高地立在角落。
  • 飞来双野鸭:指两只野鸭飞来。
  • 几幅画成图:形容景象如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池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池景色。首句“藻荇参遮面”通过“参遮面”这一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水草茂密、遮蔽水面的景象,给人以幽深、静谧的感觉。次句“菰蒲耸立隅”则通过“耸立隅”这一动态的描绘,突出了菰和蒲草的高大挺拔,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后两句“飞来双野鸭,几幅画成图”则通过“飞来”这一动作和“几幅画成图”这一比喻,将野鸭的飞翔与画作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景色的美丽如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藻荇参遮面”:这句诗通过“参遮面”这一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水草茂密、遮蔽水面的景象,给人以幽深、静谧的感觉。
  • “菰蒲耸立隅”:这句诗通过“耸立隅”这一动态的描绘,突出了菰和蒲草的高大挺拔,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 “飞来双野鸭”:这句诗通过“飞来”这一动作,描绘了野鸭的动态,为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机。
  • “几幅画成图”:这句诗通过“几幅画成图”这一比喻,将野鸭的飞翔与画作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景色的美丽如画。

修辞手法:

  • 比喻:“几幅画成图”通过比喻将景色比作画作,形象地表达了景色的美丽。
  • 拟人:“耸立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菰和蒲草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藻荇:水草茂密,遮蔽水面,给人以幽深、静谧的感觉。
  • 菰蒲:高大挺拔的水生植物,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 野鸭:飞翔的野鸭为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藻荇参遮面”形容的是什么? A. 水草茂密 B. 水面平静 C. 天空晴朗 D. 风和日丽

  2. “菰蒲耸立隅”中的“耸立隅”是什么意思? A. 高高地立在角落 B. 低低地立在角落 C. 平铺在水面 D. 隐藏在水下

  3. “飞来双野鸭,几幅画成图”中的“几幅画成图”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也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方池》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赵蕃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