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尝以闰九日约谢章二丈会南堂有事而止既欲》
时间: 2025-01-01 15:0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蕃尝以闰九日约谢章二丈会南堂有事而止既欲 赵蕃 〔宋代〕
已后儿曹疾走夸,分同杜叟客忠嘉。 白衣莫致有名物,青眼谩看无数花。 念我岂无岩壑暇,从君恐及簿书哗。 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
白话文翻译:
自从那次以后,孩子们跑来跑去夸耀,我与杜叟的客人分享忠诚和美好。 虽然无法用白衣表达有名之物,但我随意地看着无数的花朵。 我难道没有闲暇去岩壑间游玩吗?但跟随你恐怕会遇到文书的喧嚣。 不仅辜负了登高的约定,也觉得诗筒里的诗句变得遥远。
注释:
- 已后:从此以后。
- 儿曹:孩子们。
- 疾走夸:跑来跑去夸耀。
- 分同:分享。
- 杜叟: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忠嘉:忠诚和美好。
- 白衣莫致:无法用白衣表达,指无法用普通的方式表达珍贵之物。
- 有名物:有名之物,指珍贵的东西。
- 青眼:随意地看。
- 谩看:随意地看。
- 岩壑暇:指闲暇时去山间游玩。
- 从君:跟随你。
- 簿书哗:文书的喧嚣,指繁忙的公务。
- 孤负:辜负。
- 登临约:登高的约定。
- 诗筒:装诗稿的筒子。
- 到眼赊:变得遥远,指诗句变得难以触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一次未能实现的聚会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次未能实现的聚会后所作。赵蕃原本计划与谢章二位朋友在南堂相会,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成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遗憾。诗中“已后儿曹疾走夸”一句,通过孩子们的活泼形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白衣莫致有名物”和“青眼谩看无数花”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珍贵之物的无法表达和对随意观赏花朵的无奈。最后两句“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成行的遗憾和对诗句的遥远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后儿曹疾走夸”:从此以后,孩子们跑来跑去夸耀,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分同杜叟客忠嘉”:与杜叟的客人分享忠诚和美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白衣莫致有名物”:无法用白衣表达有名之物,指无法用普通的方式表达珍贵之物。
- “青眼谩看无数花”:随意地看着无数的花朵,表达了对随意观赏花朵的无奈。
- “念我岂无岩壑暇”:我难道没有闲暇去山间游玩吗?表达了对闲暇生活的向往。
- “从君恐及簿书哗”:跟随你恐怕会遇到文书的喧嚣,表达了对繁忙公务的无奈。
- “不唯孤负登临约”:不仅辜负了登高的约定,表达了对未能成行的遗憾。
- “亦觉诗筒到眼赊”:也觉得诗筒里的诗句变得遥远,表达了对诗句的遥远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孩子们的活泼形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奈进行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用“白衣莫致有名物”比喻无法用普通的方式表达珍贵之物。
- 拟人:用“青眼谩看无数花”拟人化地表达了随意观赏花朵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遗憾。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儿曹疾走夸”:孩子们的活泼形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白衣莫致有名物”:无法用普通的方式表达珍贵之物,表达了无奈和遗憾。
- “青眼谩看无数花”:随意观赏花朵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后儿曹疾走夸”一句,通过什么形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A. 孩子们的活泼形象 B. 花朵的随意观赏 C. 文书的喧嚣 D. 诗句的遥远感
-
诗中“白衣莫致有名物”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无法用普通的方式表达珍贵之物 B. 随意观赏花朵的无奈 C. 对闲暇生活的向往 D. 对繁忙公务的无奈
-
诗中“不唯孤负登临约”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未能成行的遗憾 C. 对生活的感慨 D. 对诗句的遥远感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蕃尝以闰九日约谢章二丈会南堂有事而止既欲》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遗憾,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句的遥远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杜甫的诗风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