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清明) 作者:史浩 〔宋代〕
提壶漫欲寻芳去。桃红柳绿年年事。唯有列仙翁。清明本在躬。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堪羡个中人。无时不是春。
白话文翻译:
我提着酒壶随意地想要去寻找春光。桃花红、柳叶绿,这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只有那些位列仙班的老人,他们的清明时节总是亲自体验。何必从外界寻求呢?内心深处自有美好的春秋。我真羡慕那些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注释:
- 提壶:指拿着酒壶,表示随意、自在的状态。
- 漫欲:随意地想要。
- 寻芳:寻找美好的春光。
- 桃红柳绿:形容春天的景色,桃花红艳,柳树绿意盎然。
- 列仙翁:指位列仙班的老人,这里比喻那些生活态度超然的人。
- 清明本在躬:清明时节的体验是亲自感受的。
- 皮里阳秋:指内心深处的美好时光,比喻内心的丰富和美好。
- 个中人:指那些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 无时不是春:无论何时都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诗词背景:
史浩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这首《菩萨蛮(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对内心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提壶漫欲寻芳去”的开头,展现了诗人随意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桃红柳绿年年事”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暗示了时间的循环和生命的常态。而“唯有列仙翁。清明本在躬”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生活态度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清明体验是亲自感受的。最后两句“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堪羡个中人。无时不是春”则强调了内心的丰富和美好,认为内心世界的充实才是真正的春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提壶漫欲寻芳去”:诗人提着酒壶,随意地想要去寻找春光,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 “桃红柳绿年年事”:桃花红艳,柳树绿意盎然,这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强调了春天的常态。
- “唯有列仙翁。清明本在躬”:只有那些位列仙班的老人,他们的清明时节总是亲自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生活态度的向往。
- “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何必从外界寻求呢?内心深处自有美好的春秋,强调了内心的丰富和美好。
- “堪羡个中人。无时不是春”:我真羡慕那些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红柳绿”比喻春天的美景,“列仙翁”比喻生活态度超然的人。
- 拟人:“清明本在躬”将清明时节拟人化,表达亲自体验的意味。
- 对仗:“桃红柳绿”与“皮里阳秋”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清明体验是亲自感受的,内心的丰富和美好才是真正的春天。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桃红柳绿:春天的典型意象,象征生机和活力。
- 列仙翁:超然的生活态度,象征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 皮里阳秋:内心的丰富和美好,象征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壶漫欲寻芳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严谨认真 B. 随意自在 C. 忧郁沉思 D. 忙碌奔波
-
“桃红柳绿年年事”中的“桃红柳绿”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冬天的景色 C. 春天的景色 D. 夏天的景色
-
诗中“唯有列仙翁。清明本在躬”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物质享受 B. 超然生活态度 C. 名利地位 D. 社交活动
-
“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中的“皮里阳秋”指的是什么? A. 外界的繁华 B. 内心的丰富和美好 C. 物质的追求 D. 社交的乐趣
答案:
- B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史浩的《菩萨蛮(清明)》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史浩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