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高溪且深,苍苍但群木。
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
一朝蒙剪伐,万古辞林麓。
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
白话文翻译:
山高水深,溪流环绕,四周是苍翠的树林。
树木的枝条伸展得像要千尺高,大家也都在怀疑它的坚韧。
一旦被砍伐,千古的林木都将告别山坡和溪边。
如果遇到大火烧天,微微的烟雾便会飘出云层。
注释:
- 抽条:指树木的枝条向外伸展。
- 疑朴:怀疑这树木的坚韧性。
- 蒙剪伐:被砍伐,形容树木被无情地砍掉。
- 万古辞林麓:千古的树木将告别山坡。
- 燎:烧,火焰的意思。
- 玄穹:指青天或天空。
- 微烟:指轻微的烟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35-80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孟冲,晚号“壶公”,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体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樵人十咏》是陆龟蒙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樵人生活的关注。此诗描绘了高山深溪的自然美景,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类活动(如砍伐)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忧虑。
诗歌鉴赏:
《樵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诗,诗中展现了高山、深溪、苍翠树林的壮丽景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山高溪且深,苍苍但群木”开篇,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青翠欲滴的自然环境,树木的苍苍与溪流的深邃,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则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力的深思,树木虽高大,但却无时无刻不在面临被砍伐的危险。
“一朝蒙剪伐,万古辞林麓”一句,直接点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树木一旦被砍伐,便是对自然的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的“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更是将自然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推向了极致,若果真遇到火灾,天空中将升起的烟雾,象征着人类行为对自然的影响是如此深远而又悲哀。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对生态破坏的深刻反思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活动的警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高溪且深:描绘了山的高耸和溪流的深邃,营造出一种雄伟的自然景观。
- 苍苍但群木:强调树林的苍翠,给人以生命的活力感。
- 抽条欲千尺:形象地将树木的枝条描绘得高耸入云,表现出树木的生机。
- 众亦疑朴:暗示人们对树木的坚韧产生怀疑,隐含对自然的思考。
- 一朝蒙剪伐:直白地揭示了树木被砍伐的哀痛,暗含对环境的关切。
- 万古辞林麓:表达出树木告别的悲哀,酝酿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若遇燎玄穹:设想若是遇到火灾,对自然的破坏更为严峻。
- 微烟出云族:象征着人类行为对自然的深远影响,烟雾的升起寓意着无尽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抽条欲千尺”形象化地描绘树木的高大。
- 对仗:如“山高溪且深,苍苍但群木”,形成一种声音的和谐感。
- 夸张:通过“欲千尺”夸大树木的高度,以强调其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保护的呼吁。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警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溪:代表着生命之源与流动的时间。
- 群木:象征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和谐美。
- 烟:隐喻人类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与污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面哪一句最能反映出自然的美丽? A. 一朝蒙剪伐
B. 山高溪且深
C. 微烟出云族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燎”指的是? A. 雨水
B. 火焰
C. 风
答案:B -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自然的思考? A. 夸张
B. 拟人
C. 对比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樵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但陆诗更多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而王维则着重展示自然的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