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时间: 2025-01-19 17:35: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齐生死与穷通,古往今来事略同。
轩后谩留烧药鼎,汉皇虚築望仙台。
鑑中容鬢看看老,梦里荣枯岁岁空。
不逐冥鸿天外去,可怜焦烂扑灯虫。
白话文翻译
生与死、困与通,人与人之间的事在古今之间其实都是相似的。
只是在轩窗后无谓地留下一座烧药的鼎,汉朝的皇帝徒劳地修建那座望仙的台。
镜中容颜渐渐显老,梦里荣华与衰败年年都是空虚的。
不追逐那遥远的命运,可怜那些在灯光下扑火的虫子。
注释
- 好齐:意指“好像齐国那样”,齐国在古代中国是个重要的国家,这里用作典型。
- 穷通:指的是困顿与通达,生死的变化。
- 轩后:指的是屋檐后的地方。
- 烧药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
- 汉皇:指汉朝的皇帝,代表权力与虚荣。
- 望仙台:传说中人们希望通过此地升天成仙的地方。
- 冥鸿:指的是遥远的命运。
- 灯虫:指扑火的虫子,象征着对短暂光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仲咸,号绮岑,北宋诗人,曾任官职,富有才情。在诗歌上,他继承了唐诗的风格,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王禹偁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相似,表达了对生死、荣辱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王禹偁的《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头即以“生死与穷通”引入主题,借古喻今,表达人生在生与死、困顿与通达之间的无奈与思考。接下来,诗人以古代汉皇的虚荣与追求长生的无谓示例,强调人类对永恒的渴望往往是徒劳的。诗中“镜中容鬢看看老”一句,直白却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的两句则以“可怜焦烂扑灯虫”作结,既是对追逐短暂光明的无奈反思,也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生动地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悲观而又不失哲理的认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齐生死与穷通:强调生死与人生的起伏是一种普遍现象。
- 古往今来事略同:古今之间有许多相似的事情,暗示历史的循环。
- 轩后谩留烧药鼎:暗示追求长生的无意义。
- 汉皇虚築望仙台:汉朝皇帝徒劳追求不切实际的永生理想。
- 鑑中容鬢看看老:反映时间的流逝与人容颜的衰老。
- 梦里荣枯岁岁空:梦中荣华与衰败无非是空虚的幻想。
- 不逐冥鸿天外去:不必追逐遥不可及的命运。
- 可怜焦烂扑灯虫:对追求短暂光明者的同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死与穷通”对“古往今来”。
- 比喻:将人生比作追逐灯光的虫子,形象而生动。
- 反复:通过“虚”与“空”的重复,强调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历史相似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对生死与命运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药鼎:象征长生与追求。
- 望仙台:代表人对超脱的向往。
- 灯虫:象征对短暂光明的追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生死与穷通”是指什么?
- A. 个人选择
- B. 人生的普遍现象
- C. 社会地位
-
“汉皇虚築望仙台”中的“望仙台”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追求长生
- C. 战争
-
诗的最后一句“可怜焦烂扑灯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庆祝
- B. 对追求短暂光明者的同情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将王禹偁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多体现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后者则是对人生豪情的酣畅淋漓。王禹偁的沉思与李白的放纵形成鲜明对照,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对生命的多元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禹偁生平资料及其诗作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