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
时间: 2025-01-06 04:15: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
二千石尽非吾道,一百年来负此山。
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
唯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郡南楼上眺望山景的感受。蓝田与东武关相连,曾经是盛唐时期的著名商贸之地。虽然我身为官员,但对这种权位并无兴趣,心中怀着百年来未能攀登的高山。在新雨过后,晨雾重叠,山上春雪与夕阳交辉映照。这样的美景只为那些被贬谪的游子提供了抒情的机会,我醉心于这景致,吟诗作对,乐此不疲。
注释
字词注释
- 蓝田:地名,位于陕西省,因盛产美玉而闻名。
- 东武关:古代的一个关口,位于陕西,重要的军事和商贸要地。
- 二千石:古代官职,指二千石的俸禄,象征高官。
- 负此山:背负这座山,意指心中有负担或理想未能实现。
典故解析
- 唐名郡:指唐代的名城,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商贸兴盛。
- 迁客风骚:指被贬谪的文人,常以山水激发创作灵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1070年-1130年),字子真,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禹偁被贬期间,身处南楼,遥望青山,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反映了其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王禹偁的《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蓝田与东武关的地理位置,这一背景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自谦地表示二千石的官职并非他的追求,反映出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在景物描写上,诗人通过“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层次感的山水意境。“晓岚”与“春雪”相互呼应,既有雾霭的朦胧,也有雪光的明亮,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句“唯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点出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能陶醉于山水之中,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禹偁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接蓝田东武关:描绘地理位置,设置诗的背景。
- 有唐名郡数商颜:提到唐代的繁荣,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 二千石尽非吾道:自谦,表达对官职的无所谓。
- 一百年来负此山:感慨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重叠晓岚新雨后:描绘新雨后的清新景象。
- 参差春雪夕阳间:展现山景的层次与变化。
- 唯供迁客风骚兴:强调这美景只为失意者提供灵感。
- 醉望吟看不暂闲:表达对自然的沉醉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负此山”表达心灵负担。
- 对仗:如“重叠晓岚”与“参差春雪”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仕途不顺时的豁达态度,体现了“以诗寄情”的传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蓝田:象征着美好与繁荣。
- 东武关:代表着历史与记忆。
- 晓岚、春雪:代表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轮回。
- 迁客:象征失意的文人,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禹偁的《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官职生活
c) 个人情感 -
“二千石尽非吾道”表明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仕途的绝望 -
诗中提到的“迁客”指的是谁?
a) 官员
b) 商人
c) 被贬谪的文人
答案
- a) 自然景色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被贬谪的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禹偁与杜甫在山水描写上的异同,两者均有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禹偁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禹偁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