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赵主簿》

时间: 2025-01-19 16:03:22

逸气盖三谢,英词参二班。

飞緌宜北阙,枉驾忽东山。

花妥昼阴寂,絮吹春思闲。

光风知几转,尽付酒杯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逸气盖三谢,英词参二班。
飞緌宜北阙,枉驾忽东山。
花妥昼阴寂,絮吹春思闲。
光风知几转,尽付酒杯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逸才的气概超过了三谢(指谢灵运、谢安等人),才华横溢的词句可以与二班(指班固、班昭等人)相提并论。
飞舞的飘带适合北宫的阙楼,乘风而来的我忽然回到东山。
花朵在午后的阴影中安静地盛开,轻柔的絮儿在春风中随意飘荡。
不知光风已经转了多少个轮回,所有的情怀都倾注在酒杯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逸气:指才气非凡、超脱世俗的气质。
  • 三谢:指谢灵运、谢安、谢眺等三位著名的文人。
  • 二班:指班固、班昭等两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诗人。
  • 飞緌:指飘扬的带子,常用以形容文人风采。
  • 北阙:北宫的阙楼,古代宫殿的门楼。
  • 东山:指东山高洁的隐士生活,寓意归隐。
  • 花妥:指花朵开放得恰如其分,正当时。
  • 光风:指和煦的春风。

典故解析:

  • 三谢二班是古代文学名家的代表,提及他们是为了突显自己的才华与地位。
  • 东山隐喻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高洁理想,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善于山水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可能感受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借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引领读者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诗人将自己的气质与古代名家相提并论,表现出自信与自豪。接下来的画面描绘则通过飞緌、花朵和春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尽付酒杯间”的结尾,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迁,真正的情感与思考都可以在一杯酒中沉淀。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逸气盖三谢:我所拥有的超凡气质胜过了三位谢氏文人。
  2. 英词参二班:我的才华与辞藻可与二班文人相提并论。
  3. 飞緌宜北阙:我的飘带在北宫的阙楼中自然和谐。
  4. 枉驾忽东山:我乘着东风,忽然回到隐士的东山。
  5. 花妥昼阴寂:花儿在午后的阴影中安静地盛开。
  6. 絮吹春思闲:轻柔的花絮在春风中随意飘荡,心情也变得闲适。
  7. 光风知几转:不知春风已经转了多少个轮回。
  8. 尽付酒杯间:所有的情感都化作酒杯中的倾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逸气盖三谢,英词参二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情感与酒杯相联系,隐喻对人生的沉淀与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文人风采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下现实的思考与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逸气:象征着超脱与非凡的才华。
  • 北阙:代表权威与荣耀。
  • 东山:象征隐逸与归隐的理想。
  • 花妥:隐喻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 光风: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谢”指的是哪三位文人?
    A) 谢灵运、谢安、谢眺
    B) 谢家三代
    C) 三个无名氏

  2. “飞緌宜北阙”中“飞緌”意指什么?
    A) 飞翔的鸟
    B) 飘扬的带子
    C) 迷人的风景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1. A) 谢灵运、谢安、谢眺
  2. B) 飘扬的带子
  3.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隐逸的结合。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用韵答赵主簿》和陶渊明的《饮酒》两首诗都渗透了隐逸的思想,但洪的作品更为清新和洒脱,而陶的作品则更具哲理性和深度。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风格各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