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官借沈氏屋》
时间: 2025-01-04 11:30:10意思解释
监官借沈氏屋
作者: 刘过 〔宋代〕
原文展示:
借宅西头对短檠,一灯相对纸窗横。
煨炉火活蹲鸱熟,沸鼎茶香蚯蚓鸣。
万卷读书空老大,诸生盖世尽功名。
依稀草木还乡去,便向夜深闻雨声。
白话文翻译:
借用西头的一间屋子,面对着短小的灯火,一盏灯照着纸窗横竖。
炉火煨着,鸱鹤在烟中逐渐变熟,沸腾的茶水中传来蚯蚓的鸣叫。
读了万卷书,年纪却已渐老,学生们都渴望功名与成就。
依稀间,草木的气息让我想起故乡,夜深时分,听见了雨声。
注释:
- 借宅:借用的房子。
- 短檠:短小的灯。
- 煨炉火:保鲜炉火。
- 鸱熟:鸱是指鹤,煨至熟透。
- 沸鼎:沸腾的锅。
- 蚯蚓鸣:蚯蚓的鸣叫声,生动形象。
- 万卷读书:读了很多书。
- 空老大:徒劳无功,年纪渐长。
- 诸生:指读书人或学子。
- 盖世:指成就非凡。
- 草木:草木生长,象征故乡。
- 闻雨声:夜深时分,听到雨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万卷读书”表现了读书的辛苦与无奈,强调了对功名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古代读书人普遍追求功名利禄,但常常在学海中迷失自我,反映了士人的苦闷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子羽,号云峰,宋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风格清新。其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借住在沈氏家中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诗中渗透着对读书的执着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他在孤独中思索人生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学子在借宿的环境中,面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头的“借宅”设定了一个临时的、略带悲凉的环境,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与孤独。短檠的灯光映照出纸窗,形成了一种温暖却又孤单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煨炉火活蹲鸱熟,沸鼎茶香蚯蚓鸣”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真实而生动,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刻的宁静与平和。
然而,随着“万卷读书空老大”的转折,诗人深刻地反思了读书与追求功名的意义,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奈。最后两句“依稀草木还乡去,便向夜深闻雨声”将思乡之情与夜晚的宁静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借宅西头对短檠:借用的房子在西边,短小的灯光照射着。
- 一灯相对纸窗横:一盏灯与纸窗相对,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煨炉火活蹲鸱熟:炉火在煨着,鸱鹤逐渐熟透,描绘了生活的细节。
- 沸鼎茶香蚯蚓鸣:沸腾的茶水中带着香气,似乎可以听到蚯蚓的声音。
- 万卷读书空老大:读了许多书却徒劳无功,年纪渐长,感叹生命的无常。
- 诸生盖世尽功名:学生们渴望功名,但许多人终究难以成就。
- 依稀草木还乡去:草木的气息让我想起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便向夜深闻雨声:夜深时分,听见雨声,体现了孤独与思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煨炉火活蹲鸱熟,沸鼎茶香蚯蚓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蚯蚓的鸣叫拟人化,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意象:灯、炉火、茶水、草木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执着与对功名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孤独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灯火:象征着知识与希望,同时也暗示孤独。
- 炉火:代表生活的温暖与温馨。
- 茶香:体现了生活的细节与乐趣。
- 草木:象征故乡的自然与亲切感。
- 雨声:引发思乡情绪,表现了夜晚的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借宅”的意思是什么?
A. 借用的房子
B. 书房
C. 学校 -
诗中“万卷读书空老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读书的热爱
B. 对功名的渴望
C.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诗中提到的“依稀草木”让人联想到什么?
A. 乡愁
B. 战争
C. 自然灾害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中同样描绘了人生的苦闷与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动荡的时代背景。
- 李白的《静夜思》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与热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