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

时间: 2025-01-19 18:04:50

夜上青楼去,如迷沿府深。

枝歌千调曲,客杂五方音。

藕白玲珑玉,柑黄磊落金。

酣歌恣萧散,无复越中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酒楼

作者: 刘过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上青楼去,如迷沿府深。
枝歌千调曲,客杂五方音。
藕白玲珑玉,柑黄磊落金。
酣歌恣萧散,无复越中吟。

白话文翻译:

晚上我来到青楼,像迷失了方向在深深的街巷中。
这里的歌声千变万化,客人来自五湖四海,音调各异。
白色的藕像玉一样玲珑剔透,橙色的柑橘像金子一样璀璨。
我痛快地歌唱,尽情享受,没有再吟咏越地的诗篇。

注释:

  • 青楼:指妓院或歌舞场所,常用来指代欢娱之地。
  • 迷沿府深:形容在街巷中迷失,府指街巷,深则表示复杂或深邃。
  • 枝歌千调曲:形容歌声多样,千调指各种曲调。
  • 客杂五方音:五方指五湖四海,表示客人来自不同地方,带来不同的方言和音调。
  • 藕白玲珑玉:藕白形容颜色,玲珑玉比喻其精美。
  • 柑黄磊落金:形容柑橘的颜色鲜亮,磊落表示光洁闪耀。
  • 酣歌恣萧散:酣歌意指痛快地唱歌,恣意放纵,萧散则表示无拘无束。
  • 无复越中吟:无复表示没有,再无吟咏越地的诗歌。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青楼、藕、柑等意象,常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青楼象征着欢娱与享乐,藕和柑则代表了春夏之季的生机与美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梦得,宋代诗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社会风俗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酒楼》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繁华,市井文化兴盛的阶段。诗人通过描写酒楼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酒楼》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酒楼内外的繁华与喧嚣。开篇便以“夜上青楼去”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接着,诗人描写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表现出一种包容与多元的文化交融。藕白与柑黄的描绘,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最后几句,诗人表现出一种放纵自我的状态,似乎在提醒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学会享受当下的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酒楼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上青楼去:夜晚的青楼,营造出神秘氛围。
  • 如迷沿府深:迷失在复杂的街巷中。
  • 枝歌千调曲:多样的音乐声传入耳中。
  • 客杂五方音:五湖四海的客人共聚一堂。
  • 藕白玲珑玉:白色的藕象玉石般美丽。
  • 柑黄磊落金:橙色的柑橘像黄金一样鲜亮。
  • 酣歌恣萧散:尽情地歌唱,毫无拘束。
  • 无复越中吟:不再吟咏越地的诗篇,表现放纵与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藕白玲珑玉”,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视觉美感。
  • 对仗:如“藕白”与“柑黄”,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音韵美。
  • 排比:如“客杂五方音”,增强了气氛的热闹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欢娱与享乐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生活状态的热爱与享受,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现代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青楼:象征着繁华与欢娱,反映人们对生活的追求。
  • :象征着清纯与美好,暗示生活的细腻与雅致。
  • :象征着丰收与富贵,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楼”指的是什么? A. 酒楼
    B. 书店
    C. 画廊
    D. 茶馆

  2. 诗人在酒楼中感受到的是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娱
    C. 惆怅
    D. 怀旧

  3. 诗中提到的“藕白玲珑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人物
    B. 风景
    C. 食物
    D. 乐器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刘过的《酒楼》更注重热闹的场景描写,而白居易则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情和艺术的悲欢离合。两者都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生活,却同样反映出社会的风俗人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