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石翁石婆》

时间: 2025-01-01 13:44:28

石翁谁怒犹睥目,石婆多愁鬓先秃。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鴈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挲碧藓俱无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赋石翁石婆
石翁谁怒犹睥目,
石婆多愁鬓先秃。
荒山野水四无人,
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
金鴈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
摩挲碧藓俱无语。

白话文翻译:

再作一首关于石翁石婆的诗。
石翁虽然愤怒,却依旧睁大眼睛看着,
石婆因为多愁善感,鬓发早已斑白。
荒山野水四周无人,
这两位老人对立在这里已多少个春秋。
昔日的珠衣玉匣如今化为泥土,
金雁银凫也都已经飞走。
知道这里是六朝时期哪位帝王的陵墓,
轻抚着青苔,却无言以对。

注释:

  • 石翁:指石头做的老者,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不变。
  • 石婆:指石头做的老妇,代表着愁苦与无奈。
  • 睥目:形容睁大眼睛,充满怒气。
  • 鬓先秃:形容鬓发早已变白,暗示了年老。
  • 珠襦玉匣:指华丽的衣物和宝物,象征曾经的繁华。
  • 金鴈银凫:指珍贵的鸟类,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象征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中通过石翁与石婆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遗迹的思考。

诗歌鉴赏:

《再赋石翁石婆》是杨万里在观察自然与历史遗迹时,所写的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石翁和石婆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对岁月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沉思。开篇以“石翁谁怒犹睥目”引出石翁的形象,虽然是石头制成的,但其眼神中似乎仍流露出怒火,象征着对世事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石婆的“多愁”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对生命短暂的忧虑。

在荒凉的山水之间,二老默默对立,仿佛在思考自己的过往与未来,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日的辉煌——“珠襦玉匣”已化为尘土,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与历史的无情。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知是六朝何帝陵”引出了历史的厚重感,石翁石婆的存在如同这片土地的见证者,虽有千言万语,却“俱无语”,显示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通过石翁的怒目与石婆的愁苦,展现了人们在岁月面前的无奈。
    • 第三、四句描绘了荒凉的环境,强调两位老人的孤独感。
    • 第五、六句通过珠宝的消失,表现出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第七、八句联系历史,表达了对六朝的思考与对历史遗迹的敬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翁石婆比作人,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石翁石婆虽然是石像,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 对仗:如“金鴈银凫”与“珠襦玉匣”,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变迁。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沉思,揭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分析:

  • 石翁石婆:象征人类的无常与岁月的无情。
  • 荒山野水:代表荒凉与孤独的环境,反映人生的孤独。
  • 珠襦玉匣:象征过去的繁华与荣耀,暗示时间带走了一切。
  • 金鴈银凫:象征美好的事物已经离去,带有怀旧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翁的怒目象征着什么?

    • A. 对自然的愤怒
    • B. 对世事的不满
    • C. 对历史的怀念
  2. “珠襦玉匣”化为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历史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什么?

    • A. 六个朝代
    • B. 六个国家
    • C. 六种文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再赋石翁石婆》与杜甫的《春望》,前者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者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对家国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角度与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关于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