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寒食同日後圃行散》

时间: 2025-01-04 10:01:12

百五重三并一朝,风光不怕不娇饶。

鹿葱引道心犹卷,杨柳应门手对招。

筇未唤随非是强,扇聊作伴不须摇。

先生道是无歌舞,花劝莺酬酒自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五重三并一朝,风光不怕不娇饶。
鹿葱引道心犹卷,杨柳应门手对招。
筇未唤随非是强,扇聊作伴不须摇。
先生道是无歌舞,花劝莺酬酒自销。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寒食节的早晨,五十重三的日子里,风光旖旎,毫不矜持。
青葱的鹿草引领着道路,心中仍旧如同卷起的画卷,
杨柳在门前招手应对。
竹杖虽未叫唤,但随意走动并非强求,
扇子也算是伴侣,无需摇动。
老师说这里没有歌舞,花儿劝黄莺饮酒自醉。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寒食,纪念介子推。
  • 百五重三: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五,重三是指重阳节。
  • 鹿葱:指一种植物,可能是指草木繁茂的地方。
  • :竹杖。
  • :扇子,夏季解暑的工具。
  • 先生:指老师,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风格兼具婉约与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作者在节日的晨光中,游历于后花园,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温暖。诗中透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传统习俗中融入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开篇以“百五重三并一朝”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美景,既有时间的特定性,又营造出一种春日的轻松氛围。诗人用“风光不怕不娇饶”来表达自然的慷慨和豁达,传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描写中,鹿葱和杨柳的意象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中的“心犹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应门手对招”则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动。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先生”与“花劝莺酬酒”,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人们,尽管生活中没有歌舞升平,但自然的美好和友人的陪伴便已足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五重三并一朝:描绘特定的日子,暗示节日的氛围。
  2. 风光不怕不娇饶:景色美丽而不矜持,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3. 鹿葱引道心犹卷:以植物引路,心中如同画卷般美丽。
  4. 杨柳应门手对招:杨柳在门前招手,象征春天的生机。
  5. 筇未唤随非是强:竹杖未被叫唤,随意而行,感受自然。
  6. 扇聊作伴不须摇:扇子作为陪伴,闲适而不需动作。
  7. 先生道是无歌舞:老师提到这里并无歌舞,暗含对生活的另一种思考。
  8. 花劝莺酬酒自销:花儿劝黄莺饮酒,自然的欢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卷起的画卷,生动形象。
  • 对仗:如“鹿葱引道”“杨柳应门”,形成美感。
  • 拟人:杨柳“招手”,赋予植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体味生活的乐趣,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鹿葱:象征生机与自然的丰盈。
  • 杨柳:代表春天的柔美与温暖。
  • 扇子:象征夏日的清凉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五重三并一朝”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2. “杨柳应门手对招”中“应门”指的是什么? A. 迎接客人
    B. 草木迎风
    C. 门口的风景

  3.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 A. 诗人的老师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爱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王维
    • 杨万里的诗语言清新,重在表达自然的生机;而王维则更侧重于隐逸与内心的宁静。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的创作风格及其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