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五首》

时间: 2025-01-06 06:52:21

杖屦暇时常检点,细分枝干数株椿。

试呼童子调霜弄,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根连园杞夜闻厖。

社中作者铦锋颖,甘树降旛束短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杖屦暇时常检点,
细分枝干数株椿。
试呼童子调霜弄,
绝胜奴兵擂晓逄。
色映岩松寒引鹤,
根连园杞夜闻厖。
社中作者铦锋颖,
甘树降旛束短杠。

白话文翻译

在悠闲的时光里,我常常检查我的拐杖和鞋子,
细细盘点那些枝繁叶茂的梧桐树。
试着叫来小孩,让他们在霜天里玩耍,
这比那些奴仆在清晨擂鼓更有趣。
色彩映照着岩石上的松树,寒冷的气息引来仙鹤,
根连着园中的杞树,夜晚隐约听见鸱鸮的鸣叫。
村社中的作者们才华横溢,
甘树下降下的旗帜束成短杠。

注释

  • 杖屦:拐杖和鞋子。
  • 细分:仔细分开、盘点。
  • 霜弄:在霜天里玩耍。
  • 绝胜:远胜于、极为优秀。
  • 奴兵:奴仆或兵士。
  • 擂晓逄:击鼓迎接晨光。
  • 色映岩松:色彩映照岩石上的松树。
  • 寒引鹤:寒冷的气息吸引仙鹤。
  • 根连园杞:根系连接着园中的杞树。
  • 夜闻厖:夜晚听见鸱鸮的叫声。
  • 铦锋颖:指作者们的才华锐利如锋。
  • 甘树降旛:甘树下的旗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其豪放、清新、奔放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再和五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在当时面临着国家危机和个人困境。此诗反映了他在闲暇之余的思考与观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再和五首》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索。诗中描绘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杖屦暇时常检点”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而“试呼童子调霜弄”则通过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反衬出成年人的烦恼与责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哲理。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十分讲究,既有“色映岩松”的自然景观,又有“根连园杞”的生命延续,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屦暇时常检点:在闲暇时,我常常检查自己的拐杖和鞋子,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2. 细分枝干数株椿:仔细观察周围的树木,特别是那些梧桐树,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3. 试呼童子调霜弄:叫来小孩在霜天里玩耍,体现了童趣与活力。
  4. 绝胜奴兵擂晓逄:这种乐趣远胜于奴仆们清晨的鼓声,表达了对纯真快乐的珍视。
  5. 色映岩松寒引鹤:色彩映照岩石上的松树,寒冷的气息吸引仙鹤,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
  6. 根连园杞夜闻厖:根系相连的园中杞树,夜晚听见鸱鸮的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社中作者铦锋颖:村社中的作者才华横溢,展现出一种文化氛围。
  8. 甘树降旛束短杠:甘树下的旗帜束成短杠,象征着一种生活的简约与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童子与乐趣进行比较,强调童趣的珍贵。
  • 拟人:自然景物如“色映岩松”,赋予了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均衡,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年快乐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杖屦:象征人生的行走与探索。
  • 童子:代表纯真与快乐。
  • 岩松:象征坚定与长久。
  • 园杞: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甘树降旛:象征简约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再和五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2.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 A. 鞋子和帽子
    • B. 拐杖和鞋子
    • C. 书籍和笔墨
    • D. 酒杯和茶壶
  3. 诗中提到的“童子”象征什么?

    • A. 纯真与快乐
    • B. 知识与智慧
    • C. 努力与奋斗
    • D. 哲理与思考

答案

  1. C. 刘克庄
  2. B. 拐杖和鞋子
  3. A. 纯真与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再和五首》均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江水与月光的交融,后者则强调了树木与生活的细节。两者在意境上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主题与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