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

时间: 2025-01-19 22:36:37

三面屏围屈曲山,篆炉灰冷柏无烟。

霜钟不管春阳薄,声到寒窗各梦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面屏围屈曲山,
篆炉灰冷柏无烟。
霜钟不管春阳薄,
声到寒窗各梦边。

白话文翻译:

三面屏风环绕着曲折的山,
炉中的灰烬冷却了,柏树没有烟雾。
霜钟不在乎春天的阳光薄弱,
声音传到寒窗旁,打扰了各自的梦境。

注释:

  • 屏围:屏风围绕,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 屈曲山:指形状弯曲的山,描绘环境。
  • 篆炉:古代的一种香炉,用于焚香。
  • 霜钟:指霜降时的钟声,象征寒冷的季节。
  • 春阳薄:春天的阳光微弱,形容天气寒冷。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可理解为对寒冷与孤独的描写。诗中通过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秀丽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寒冷的季节,诗人可能身处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枕上》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夜晚,三面屏风围绕着诗人的房间,似乎将他与外界隔绝。诗中“篆炉灰冷柏无烟”一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冷清,炉火已熄,柏树无烟,暗示着温暖的缺失。这里不仅是物质上的冷,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孤寂。接着“霜钟不管春阳薄”,霜钟的声音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耳,体现了春阳的微弱与寒霜的无情。最后一句“声到寒窗各梦边”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梦境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打破了梦的宁静,传达出一种对于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环境,建立了一个封闭而寒冷的空间。
  • 第二联通过炉火的熄灭传达出温暖的缺失。
  • 第三联则将外界的寒冷与春天的阳光形成对比,反映出内心的孤独感。
  • 第四联将声音与梦境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钟不管春阳薄”,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如“冷柏无烟”象征孤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温暖、宁静的向往与现实的孤独,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屏风:代表内心的孤独与封闭。
  • 霜钟:象征寒冷的时光,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春阳:代表希望与温暖,形成与寒冷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钟”象征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时光
    C. 美好的梦境

  2. “声到寒窗各梦边”意指什么?
    A. 梦境被打扰
    B. 窗外有声音
    C. 寒窗很美

答案:1-B, 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但郑刚中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阔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