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上逢江南故人
三声戍角边城暮,
万里乡心塞草春。
莫学少年轻远别,
陇关西少向东人。
白话文翻译:
在陇山上遇见了江南的老朋友,
边城的黄昏传来三声哨角,
万里乡愁在春天的草地上愈加沉重。
不要学年轻人轻易地远行别离,
陇关的西边少有人向东去。
注释:
- 戍角:军事哨角,指边境守卫的角声。
- 边城:指边防的城市。
- 乡心:思乡之情。
- 塞草春:草长莺飞的春天,形容春天的景象。
- 陇关:指陇山的关口。
- 向东人:向东去的人,暗指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边疆,反映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情感真挚,表现出对年轻人轻率离别的劝诫,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陇上逢江南故人》是一首饱含思乡情和友谊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边城暮色的描绘,勾勒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开头的“三声戍角”不仅设定了时间和地点,更引发出诗人心中的乡愁。边城的哨音响起,仿佛在提醒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着战士的孤独与守望。
接下来的“万里乡心塞草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草地本是生机勃勃,但诗人却在这里感受到的却是沉重的乡愁,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后两句则通过劝诫年轻人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省。诗人用“莫学少年轻远别”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别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令人动容的思乡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声戍角边城暮:边城的傍晚,哨角声声,传递出一种孤独和警惕的气氛。
- 万里乡心塞草春:虽是春天,但诗人却因思乡而感到心塞,表现出对故乡的强烈怀念。
- 莫学少年轻远别: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选择离别,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陇关西少向东人:陇关的西边很少有向东而去的人,反映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对称结构,如“戍角边城”和“乡心塞草”。
- 隐喻:乡心和春草的结合,暗示了思乡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重逢,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情的复杂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戍角:代表边防、守卫,象征孤独与守望。
- 乡心:思乡之情,承载了对故乡的眷恋。
- 塞草春:春天的草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却因思念而显得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戍角”指的是什么?
A. 角声 B. 战士 C. 边城 D. 春天 -
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做什么?
A. 远行别离 B. 读书 C. 交朋友 D. 写诗 -
“万里乡心塞草春”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崔涂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思乡情,而王维则通过送别表现友情。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