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时间: 2025-01-06 04:5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
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
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
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
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
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
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
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
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
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白话文翻译
潞国的临淄官邸,天子的车驾在此驻留。
我从隐秘的地方走出,初次出行就要去远方。
东边的春天典礼,南阳是我曾经的故居。
约川的星星很少停留,扶道的阳光旗帜徐徐展开。
云层遮蔽了行程,风也回旋着助我扫除障碍。
从树木间看见城市的景象,河岸的土地显得稀疏。
昔日我在邦国兴起之后,如今却被世俗所困扰。
我用威严来校猎,恭敬地不再陈列鱼虾。
府里的官员急忙走向天子的座位,乡里的长者捧着皇帝的车。
帐篷里倾斜着饮酒的地方,闲适地整理着飞舞的余韵。
盛大的事业铭刻在汾水的鼎中,昌盛的期望应该铭记于洛书。
愿能陪伴在歌赋的末尾,与蜀汉的相如共存。
注释
- 潞国:古代的一个地方名,今山西部分地区。
- 临淄邸:指在临淄的官邸,临淄为古齐国都城。
- 天王:指皇帝。
- 别驾舆:皇帝的车驾。
- 东陆:指东边的土地。
- 南阳:以古代名城南阳为指,作者的旧居。
- 云覆:云层遮盖。
- 木行:指树木生长的地方。
- 昔试邦兴后:指过去在国家兴起后。
- 示威宁校猎:指显示威严来校猎。
- 崇让不陈鱼:不再展示鱼虾,表明一种谦逊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生于公元758年,卒于公元806年。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诗与七言诗,作品多表现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代盛世时期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因应皇帝的召见,途经旧居,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盛世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是苏颋在应皇帝召见途中所作,整首诗通过描绘途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思念和对国家盛世的感慨。诗中以“潞国临淄邸”开篇,直接引入了地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亲切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通过对春天的典礼和旧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生活的怀念。
在意象上,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观,如“云覆”、“风回”,不仅描绘了行程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特别是“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在对比中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几句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愿意与古代的文化人物相提并论,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潞国临淄邸:指在潞国的临淄官邸,开篇即点明地点。
- 天王别驾舆:提到天子,暗示身为皇帝的尊贵身份。
- 出潜离隐际:表达诗人从隐秘的地方走出,带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 小往大来初:意指从小地方走向大世界,象征新的开始。
- 东陆行春典:提到春天的典礼,寓意着复苏与希望。
- 南阳即旧居:怀念故乡南阳,寄托了对往日的思念。
- 约川星罕驻:描绘旅途中的寂静,寓意着孤独。
- 扶道日旂舒:阳光洒下,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云覆连行在:云层遮盖,形成一种阻碍的感觉。
- 风回助扫除:风的回旋象征着克服困难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覆”与“风回”,通过自然现象隐喻内心的波动。
- 对仗:整体结构上常有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的“东陆”、“南阳”形成节奏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盛世的赞美,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潞国、临淄: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厚重。
- 春典: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星、云、风:自然景象的意象,蕴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南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现代南阳
- B. 古代南阳
- C. 南方某个城市
- D. 诗人故乡
-
“云覆”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障碍
- B. 光明
- C. 自由
- D. 希望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故乡的怀念
- B. 对盛世的赞美
- C. 个人命运的思考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情感层次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