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时间: 2025-01-06 06:57:27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白话文翻译:

洛阳到处是通畅的道路,韩郊在附属城中。
馆子映衬着花雨,池塘与竹林的声音清幽。
贤良俊秀的鸾鸟栖息在荆棘中,宾客游玩的马佩戴着衡器。
我愿意像那些嬉戏的小鸟一样,从今以后洗净我的缨带。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邑:指洛阳,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 驰道:通畅的道路。
  • 韩郊:指韩城,古代的一个地方。
  • :指旅馆或会馆。
  • 花雨:花瓣飘落的景象。
  • :深水池。
  • 竹声:竹子摇曳发出的声音。
  • 贤俊:才德兼备而又出众。
  • :一种美丽的神鸟,常用来象征美好。
  • 狎鸟:嬉戏的鸟。
  • 濯吾缨:洗净我的缨带,象征去除浮华,追求本真。

典故解析:

  • 鸾栖棘:出自《诗经》,象征着美好与艰辛并存的境地。
  • 马佩衡:古代士人佩带的饰物,象征身份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42年-约806年),字子美,号青松,唐代诗人,世称"苏青松"。其诗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来的诗人影响深远。苏颋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诗人游历于寿安的池馆,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韵味。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清新自然的追求,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洛阳通畅的道路和韩郊的美丽景致,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前两句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周围的环境,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贤俊鸾栖棘”和“宾游马佩衡”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尤其是“鸾栖棘”一语,既暗示了美好与困境的共存,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清净生活的愿望。诗人在此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像小鸟一样自在无拘,洗净内心的杂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人读后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邑通驰道:洛阳的道路四通八达,描绘出一个繁华的城市景象。
  2. 韩郊在属城:表达出韩郊的地理位置,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
  3. 馆将花雨映:旅馆的窗前,花瓣如雨般飘落,渲染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4. 潭与竹声清:池塘的水波与竹林的悠扬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
  5. 贤俊鸾栖棘:贤良俊秀的鸟栖息在荆棘中,象征着美好与艰难的结合。
  6. 宾游马佩衡:宾客在游玩,马匹装饰着称重的器具,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情景。
  7. 愿言随狎鸟:诗人希望像嬉戏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8. 从此濯吾缨:决心洗净自己的缨带,象征着追求真实的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雨比作飘落的雨,形象生动。
  • 对仗:如“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表现出工整的对仗美。
  • 拟人:赋予鸟类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情。它不仅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蕴含着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邑:象征繁华与文化。
  • 花雨:象征美好与短暂。
  • 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竹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清幽。
  • 鸾鸟:象征美好与高雅。
  • 狎鸟: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也表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颋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元代
  2. “洛邑通驰道”的意思是:

    • A. 洛阳的道路畅通
    • B. 洛阳的花开得很美
    • C. 洛阳的水流很急
  3. “愿言随狎鸟”的意思是:

    • A. 希望像鸟一样飞翔
    • B. 希望像鸟一样自由
    • C. 希望像鸟一样安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题寿安王主簿池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但前者更偏向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
  3. 《唐代文学史》
  4.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供进一步学习与研究诗词的背景、风格与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