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时间: 2025-01-19 18:19:48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着巴岷江到兴州的旅途景色。每年都要在这里巡回,到了傍晚可以在青翠的山峦中宿营,清晨又可以看到绿水环绕的春天。诗人描绘了马队在桥边鱼贯而行,猿猴在树上嬉戏,似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提到的邑祠仍然是汉代所建,溪水的名字也叫陈。旧史上充满了贬谪的故事,诗人对此感到厌倦和辛苦。最后,诗人叹息,真正懂得报恩的人,往往是那些忠诚的臣子,连天子也可能不知晓。

注释

  • 旌节:指军旗,象征着军队的出征和巡逻。
  • 巴岷:指巴蜀地区的岷江,地理位置。
  • 青嶂:青翠的山峦。
  • 鱼贯:形容马队像鱼一样一列一列地行进。
  • 邑祠:地方的祠堂,通常是用来祭祀的地方。
  • 迁谪:指被贬谪或流放,常用于历史故事。
  • 报恩者:知恩图报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63年-约830年),字子韬,唐代诗人,生于汴州(今河南开封),为唐代中期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和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描绘了他从兴州出发,途经巴岷江的情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心中对故国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开头提到的“旌节指巴岷”暗示了诗人对军事巡逻的关注,接着描绘了“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的景象,形成了昼夜交替的动人画面,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诗中“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现了生动的乡村生活。邑祠的提及则体现了历史的延续,尽管时光流逝,古老的文化依然存在。后半部分提到的“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则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结尾的“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报恩的深刻理解,暗示着在历史的洪流中,真正知恩图报的人是稀有的,甚至连天子也未必能意识到这份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节指巴岷:军旗指向巴岷,标志着行军的方向。
  2. 年年行且巡:每年都要巡逻,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
  3. 暮来青嶂宿:傍晚时分,在青翠的山峦中宿营。
  4. 朝去绿江春:清晨离开,看到绿水环绕的春天。
  5. 鱼贯梁缘马:马队像鱼一样在桥边排成一列。
  6. 猿奔树息人:猿猴在树间奔跑,人们在自然中休息。
  7. 邑祠犹是汉:地方的祠堂依旧是汉代所建。
  8. 溪道即名陈:溪水的名字也叫陈,延续了历史的记忆。
  9. 旧史饶迁谪:旧史上充满了贬谪的故事。
  10. 恒情厌苦辛:诗人对此感到厌倦和辛苦。
  11. 宁知报恩者:难道知道报恩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12. 天子一忠臣:即使是天子,也可能不知忠诚的臣子。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鱼贯”比喻马队的整齐,生动形象。
  • 对仗:如“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诚的赞美。反映出在历史的长河中,忠臣知恩图报的精神尤为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节:象征着军人的责任和使命。
  • 青嶂: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邑祠:代表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 溪道:象征着流淌的历史与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旌节指巴岷”中的“旌节”指什么?
    A. 军旗
    B. 大旗
    C. 旗帜

  2. 诗中描述的傍晚景色是怎样的?
    A. 夕阳西下,山影绰绰
    B. 青嶂宿
    C. 江水潺潺

  3. 诗中提到的“邑祠犹是汉”意指什么?
    A. 过去的历史依然存在
    B. 汉朝的文化消亡
    C. 新的文化取代了旧的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苏颋的《晓发兴州入陈平路》更注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以自然景色的描绘为主。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宁静,后者则更富历史感和个人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是对《晓发兴州入陈平路》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