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南孙漕四首》

时间: 2025-01-08 02:35:23

湘欲湘人百不忧,田无异论只歌讴。

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

而今九君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湖南孙漕四首
作者: 廖行之

湘欲湘人百不忧,田无异论只歌讴。
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
而今九君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的美丽与人们的安宁。湘江的水流带来的是人们的无忧无虑,田地的丰饶让人们只顾歌唱。大家都说,今天的孙夫子(指的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仍然是当年郭细侯那样的智慧人物。人们不相信民情容易得到,但仁德之声却能在城镇长久流传。如今的九位君主如同甘露滋润着大地,看看那万顷黄云下的秋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
  • 孙夫子:指孙武,兵法家,出自春秋时期。
  • 郭细侯:指《左传》中的郭细侯,是智慧的象征。
  • 仁闻:指仁德之声。
  • 九君:指当时的九位君主。

典故解析

  • 孙子兵法:古代军事经典,强调智慧和策略。
  • 郭细侯:在历史上以智谋著称,和孙武形成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融合了理性和感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描绘湖南的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对人们安宁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上湖南孙漕四首》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情感。诗中开篇即以“湘欲湘人百不忧”道出湘江之美,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人们在这片沃土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后,诗人提及“田无异论只歌讴”,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引入历史人物,提到“孙夫子”和“郭细侯”,不仅展示了智慧与军事策略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对当今君主的期许,将他们与历史中的贤君相提并论,期待他们能够惠民生、安国治民。而末句“看取黄云万顷秋”则以秋天的景象作结,象征着丰收与希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湘欲湘人百不忧:湘江流域的人们因水美田丰而无忧无虑。
  2. 田无异论只歌讴:田地丰饶,大家只顾歌唱,享受生活。
  3. 皆言此日孙夫子:人们普遍认为今天的智者如同古代的孙子。
  4. 还是当年郭细侯:与郭细侯的智慧相提并论,反映出对领导人的期望。
  5. 不信民情容易得:不相信民众的情感容易获得。
  6. 可能仁闻镇长流:仁德之声在城镇间长久流传。
  7. 而今九君皆膏泽:当今的九位君主如甘露般滋润百姓。
  8. 看取黄云万顷秋:展望广袤的秋天,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如“歌讴”和“郭细侯”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君主比作甘露,有滋润百姓之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历史智者的敬仰,以及对当今君主的期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湘江:象征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2. 田地:代表丰饶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3. 黄云:象征秋天的丰收与希望,富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孙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2. 诗中“田无异论只歌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人们只顾争吵
    B. 田地丰饶,人们快乐
    C. 生活困苦,难以歌唱
    D. 经济萧条,人人愁苦

  3. 诗中提到的“九君”,指的是? A. 九位英才
    B. 九位君主
    C. 九位士人
    D. 九位农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廖行之在描写自然时,李白多以豪放的情感展现自然的壮丽,而廖行之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诗词鉴赏与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