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罗道士琴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断崖千仞碧,下有寒泉落。
道人挥丝桐,清风转寥廓。
飘飘襟袂举,冰纨不禁薄。
紫烟护丹霞,双舞天外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高耸的青崖如同千仞,峭壁上流淌着寒冷的泉水。道士在弹奏着丝桐琴,清风吹拂,似乎将四周的寥廓之气都带动起来。道士的衣袂轻飘,薄纱似的轻盈。紫色的烟雾环绕着丹霞,仿佛两只仙鹤在天外翩翩起舞。
注释:
- 千仞:形容悬崖的高度,千仞即一千个仞(古代长度单位),意指极高。
- 寒泉:寒冷的泉水,传达出一股清凉的感觉。
- 道人:指道士,隐士修道的人。
- 丝桐:指用丝弦的桐琴,古代乐器。
- 飘飘襟袂:形容道士的衣袂轻盈飘动。
- 冰纨:冰冷的纱,形容轻薄的衣料。
- 紫烟:道教文化中常出现的神秘象征,通常与仙境有关。
- 丹霞:指红色的云彩,与道教文化中的仙境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开,号宋瑞,南宋抗元名将、文学家,其一生致力于维护南宋的独立与尊严。他的诗作以豪放、悲壮著称,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文天祥在战乱中仍保持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借道士之琴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听罗道士琴》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文天祥对自然和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的开头以"断崖千仞碧"引入,描绘出高耸的青崖,给人以震撼之感,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山水之间。接着,"寒泉落"更添诗的清凉之感,暗示道士的清幽生活。道士弹琴的场景,"道人挥丝桐",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诗中“飘飘襟袂举,冰纨不禁薄”描绘了道士飘逸的形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仙气,仿佛道士的身影在山水间飘荡,令人心生向往。而“紫烟护丹霞,双舞天外鹤”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紫烟和丹霞的结合,象征着道教中的灵性与超脱,仙鹤的舞蹈更是对仙境的生动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还反映出文天祥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崖千仞碧:高耸的断崖,色彩碧绿,象征着自然的雄伟。
- 下有寒泉落:崖下流淌着寒冷的泉水,增添了诗的清凉意象。
- 道人挥丝桐:道士在弹奏丝桐琴,表现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 清风转寥廓:清风吹动,带来一种开阔的感觉,仿佛天地间的空气都被净化了。
- 飘飘襟袂举:道士的衣袂轻盈飘动,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冰纨不禁薄:轻薄的纱衣,进一步增强了道士的灵动感。
- 紫烟护丹霞:紫色的烟雾环绕着红色的云霞,构成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 双舞天外鹤:两只仙鹤在天外翩翩起舞,象征着超脱与自由,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泉”比喻道士的清净。
- 拟人:清风“转寥廓”使自然生动。
- 对仗:如“飘飘襟袂举”和“冰纨不禁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表现了对自然、音乐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断崖:象征着大自然的雄伟与险峻。
- 寒泉:代表着清凉、宁静的生活。
- 丝桐琴:道士的象征,音乐的表现。
- 紫烟和丹霞:道教文化中的灵性与超脱。
- 仙鹤:象征着自由、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仞”是指什么? a) 很高
b) 很低
c) 很远 -
“道人挥丝桐”中的“丝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人物 -
诗中的“紫烟”象征的是什么? a) 现实
b) 灵性和超脱
c) 忧伤
答案:
- a) 很高
- a) 一种乐器
- b) 灵性和超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文天祥更侧重于道教文化的影响,而李白则强调自由与豪放。两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也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自由奔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文天祥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