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彭城》

时间: 2025-01-04 13:45:53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迟迟。

回首戏马台,野花发葳蕤。

草埋范增塚,云见樊哙旗。

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迟迟。
回首戏马台,野花发葳蕤。
草埋范增塚,云见樊哙旗。
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白话文翻译:

今天正值重阳节,路上的行人心中惆怅不已。
回头望去戏马台,野花正盛开,生机盎然。
草地掩埋了范增的墓,云间可见樊哙的旗帜。
时节正是这样,我的路将要走向何方呢?
我喜欢陶渊明的诗句,随便写首新诗。
白衣人送来美酒,和我一起在东篱下赏菊。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迟迟:形容时间的拖延或心情的惆怅。
  • 戏马台:古代供表演马戏的场所,象征快乐的时光。
  • 葳蕤:形容草木繁茂。
  • 范增塚:指范增的坟墓,范增是楚汉战争中的人物。
  • 樊哙:汉初名将,代表英雄气概。
  • 甲子:六十年一个周期,表明时间的流逝。
  • 白衣:指穿白衣的人,常用于指代道士或隐士。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和田园诗闻名,象征着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 范增与樊哙:历史人物,代表了古代忠义与英雄气概,诗中提及寓意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与勇敢著称,尤其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展现了非凡的气节与才华。文天祥的诗歌常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发彭城》创作于重阳节,正值作者身处动荡之中,面对国家沦亡和个人命运的困扰,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发彭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重阳节,代表着传统节日的团圆与思念,但诗人却感到心情沉重,显得格外孤独。回首戏马台,诗人用“戏马”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在追忆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然而眼前的现实却是“草埋范增塚”,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陨落。

接着,诗人又提到“云见樊哙旗”,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心中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时节的流逝让人惶恐不安,诗人不禁思考未来的道路将何去何从。这种迷茫与无助感在重阳节的氛围中显得尤为鲜明。

最后,诗人转向陶渊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同时,白衣送酒的意象,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尽管生活困苦,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整首诗在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之间,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迟迟。
    开篇点明时节,重阳节象征着团聚与思念,而“行人意迟迟”则暗示着内心的惆怅,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2. 回首戏马台,野花发葳蕤。
    回首往昔,虽然“戏马台”代表了欢乐,但诗人看到的却是盛开的野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的过往。

  3. 草埋范增塚,云见樊哙旗。
    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传达出对英雄遗志的怀念,历史的沉重让人感到无奈。

  4. 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诗人对未来的迷惘与不安浮现出来,反思个人的命运。

  5.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借陶渊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困境,心中依然渴望自由与美好。

  6.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结束时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洒脱,尽管生活艰难,依然把酒赏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欢乐与个人孤独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意象:使用“白衣”、“菊”等意象来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 借代:通过提及历史人物来传达对过往的追思与对理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时节的感叹和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迷茫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隐逸理想的向往,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团圆与思念。
  • 戏马台:代表欢乐的过去。
  • 野花:象征生命的延续。
  • 范增、樊哙:历史英雄,象征忠义与英勇。
  • 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理想。
  • 白衣:隐士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哪个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七月

  2. 诗中提到的“白衣送酒”中的“白衣”指的是?
    A. 道士
    B. 农民
    C. 武士
    D. 诗人

  3. 诗中提到的“范增”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朝
    D. 唐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饮酒》陶渊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情感基调更为直接和浓烈。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理想生活和人生态度的共同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文天祥诗文集》
  4. 《陶渊明研究》
  5.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

以上材料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发彭城》的诗意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