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轵道》

时间: 2025-01-06 05:13:50

秦暴浑如狼牧羊,筑临洮郡至咸阳。

苦防齐客出关外,岂料子婴降道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轵道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秦暴浑如狼牧羊,
筑临洮郡至咸阳。
苦防齐客出关外,
岂料子婴降道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秦国像狼一样对待牧羊人的暴虐行为,修筑了从临洮到咸阳的防线,苦心防备齐国的客人出关。然而,没想到的是,子婴却降临在这条道路旁边。

注释

  • 秦暴:这里指秦国的暴政。
  • 浑如狼牧羊:比喻秦国的残暴如同狼在攻击无辜的羊群。
  • 筑临洮郡至咸阳:指秦国在防御上的努力。
  • 齐客:指齐国的使者或士兵。
  • 子婴:指秦国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因权臣专政而失去政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惟庵,宋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和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秦国的暴政深感不满,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轵道》是一首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诗作,以秦国的暴政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滥用的深刻批判。诗中“秦暴浑如狼牧羊”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国统治者的残酷无情,将其比作狼,侵害无辜的百姓,令人不寒而栗。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秦国筑防线以防齐国的客人出关,反映出统治者的狭隘和无知,显示出他们对外敌的过度恐惧和对内政的无能。最后一句“岂料子婴降道傍”,则是对历史的反思,暗示即使是再强大的防线也无法阻挡历史的必然发展,子婴的降临意味着秦国的灭亡,也暗示了权力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在激昂之中透出深刻的历史哲理,警示后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暴浑如狼牧羊:秦国的暴政就像狼对待羊群一样残忍。
  • 筑临洮郡至咸阳:秦国为了维持统治,修筑防线,显示出其对外敌的恐惧。
  • 苦防齐客出关外:他们拼命防范齐国的使者出关,反映了统治者的焦虑。
  • 岂料子婴降道傍: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却是子婴的降临,象征秦国的覆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秦国比作狼,突显其残酷性。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秦国的暴政和历史的必然性,表达了对暴政的愤慨和对历史无情的感慨,体现了对正义与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残暴与掠夺。
  • :代表无辜的百姓。
  • 防线:反映统治者对外敌的恐惧和对内乱的无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秦国被比作什么动物?
    A. 狼
    B. 虎
    C. 狐狸
    D. 龟

  2. 子婴的降临象征着什么?
    A. 秦国的强盛
    B. 秦国的灭亡
    C. 齐国的胜利
    D. 外敌的入侵

  3. 诗中提到的“筑防线”是为了防备谁?
    A. 齐国
    B. 楚国
    C. 韩国
    D. 燕国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在《轵道》中对暴政的抨击更加直接,表现出的愤慨情感更为强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无奈和悲伤。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