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时间: 2025-01-19 20:04: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作者:倪称 〔宋代〕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
萧洒萍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
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
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白话文翻译
在庵旁的路上,紫翠的山水模糊不清。室内传来松树的声音,让我误以为是溪水流淌。
清风萧洒,水边的萍草上立着白鹭。这溪山正是我归隐休息的地方。
我一生从未说过虚妄的话。梅竹的阴影下,怎么肯舍弃这亭子离去呢?
种稻一定要满满一百亩,除了你,谁能理解我陶渊明的趣味?
注释
- 紫翠空濛:形容山水的色彩和朦胧的景象。
- 潺湲注:指溪水流动的声音。
- 萍汀:水边的浮萍,象征清幽的环境。
- 归休处:归隐休息的地方。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真诚。
- 梅竹阴:梅树和竹子的阴影,象征自然环境的清幽。
- 秫:一种禾本科植物,意指稻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称,字子瞻,号天游,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时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首句“紫翠空濛庵畔路”通过描绘庵旁的迷蒙景致,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满室松声”与“错认潺湲注”的对比,传达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思索。接着,诗人以“萧洒萍汀清立鹭”描绘了田园的宁静,表达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在“老子平生无妄语”中,诗人引用老子的思想,强调自己的真诚和对虚伪的拒绝,表现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而“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最后以“非君谁识渊明趣”收尾,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翠空濛庵畔路:描绘庵旁的山水景色,暗示环境的幽静。
- 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室内松林的声音与溪水的流动相互交织,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萧洒萍汀清立鹭:白鹭在水边的静谧场景,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 溪山真我归休处:自我归隐的理想与自然的结合。
- 老子平生无妄语:强调真诚与追求真实生活的态度。
- 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对宁静环境的依恋。
- 种秫会须盈百亩: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非君谁识渊明趣:渴望理解自己隐逸生活的知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紫翠空濛”比喻自然的神秘感。
- 对仗:如“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真诚人际关系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示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翠: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 松声:象征清幽的环境和诗人的内心宁静。
- 白鹭:象征纯洁与高雅,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梅竹:象征清高、雅致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翠空濛”指的是什么?
- A. 迷蒙的山水
- B. 绿树成荫
- C. 明亮的天空
-
“老子平生无妄语”表达了什么?
- A. 对虚伪的拒绝
- B. 对他人的不信任
- C. 对生活的无所谓
-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拒绝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中的田园生活与《蝶恋花》中的隐逸追求相似,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倪称的作品与王维的山水诗相较,后者更注重意境的渲染,而前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