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桂
作者:李白 〔唐代〕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种植桃李树,以期在城市门口获得名声和荣耀。但这些花果树虽然在春风中争相生长,却难以抵挡天霜的侵袭,荣耀也难以长久。相较之下,南山的桂树却低调地生长,绿叶垂下,根基深厚。清凉的阴影下,桂树的存在不逊色于那些追逐名利的树木,何必在乎种植者的园子是否显赫。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李:桃树和李树,象征着名声和功名。
- 捷径:快速获得成功的途径。
- 天霜:秋冬时节的霜冻,象征着时光的无情。
- 南山桂:南山的桂树,指代一种不求名利、扎根深厚的植物。
- 清阴:清凉的阴影,象征着安静和舒适。
典故解析:
- 金张门:指代繁华的城市或显赫的门第,反映出人们对名声的追求。
- 南山:象征隐逸和高洁,代表一种不追名逐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抒怀、饮酒等主题,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社会风气趋向于追求功名利禄的阶段。李白通过对比桃李与桂树,表达了他对物质名利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白的《咏桂》以对比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提到“世人种桃李”,直接点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追名逐利的风潮。桃李象征着名声与荣耀,而“金张门”则是显赫的代名词,暗示着人们为追求短暂的成功而不惜攀折争取。“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展现了人们为了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的景象。
然而,随着“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李白引入了自然界的变化,提醒人们荣耀的脆弱与短暂,正如春天的花朵在霜降后凋零。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南山的桂树,“安知南山桂”,桂树虽低调,却有着根基深厚的气质,象征着一种内敛的美与持久的价值。最后,“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李白传达了对那些不争名利、默默奉献的桂树的赞美,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意象,反映出李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他高洁的思想境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人们种植桃李树,都是为了在城市的显赫之地获得名声。
-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人们为了获得成功,争相攀折,走捷径,在温暖的春风中争着生长。
-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然而一旦天霜降临,华丽的荣耀就会迅速消逝。
-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南山的桂树却与众不同,绿叶垂下,根基深厚,默默无闻。
-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它的清凉阴影同样可以依靠,何必在乎种植者的园子是否显赫。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桃李与桂树的对比,突显出名利与内涵的差别。
- 拟人:通过“攀折争捷径”等描写,使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追求产生联系。
- 象征:桃李象征名利,桂树象征隐逸与深厚的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名利与隐逸的主题,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短暂荣耀的否定和对内心宁静、真正价值的追求。诗人在强调名利如浮云的同时,赞美了桂树的扎根与持久,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名声与功名,反映社会对名利的追求。
- 天霜:象征时间的无情与荣耀的脆弱。
- 南山桂:象征隐逸与高洁,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深厚的价值。
- 清阴:象征安静与舒适,体现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什么? A. 隐逸
B. 名声与荣耀
C. 自然与和谐 -
诗中提到“天霜”来比喻什么? A. 名声的来临
B. 荣耀的脆弱
C. 春天的温暖 -
南山桂树象征着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内敛与高洁
C. 热闹与繁华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咏桂》:前者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后者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淡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