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左山右客}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时间: 2025-01-19 17:4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汪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
白话文翻译
曾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寒冷环境中的读书生活。诗的开头提到曾几的朋友曾因困顿而生活艰难,常常在窗下读书,头发蓬乱。秋天的萤火虫不断死去,明亮的月光成了他照明的烛光。他身穿麻衣,肘部快要磨破,刚刚换上了一件绿色的袍子,却不知道冷淡的债务,十年来还没有偿还完。书斋像是个冰凉的厅堂,墙壁破败,仅有数椽屋顶。书架上挂着的经书像是鹤和鹭,未曾省悟其中的道理。无论穷通变化,裘衣和扇子总是反复使用。如今面临生活的压力,甚至害怕车轮撞击。在朋友面前展现出的笑容,却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感受不到温暖。最后,他以小诗自嘲,笑自己未能忘记世俗的烦恼。
注释
- 虀盐:指的是一种调味料,含有盐分,暗指生活困苦。
- 蓬首:形容头发蓬乱,表示忙于读书无暇打理。
- 秋萤:指秋天的萤火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冷淡债:比喻生活中因清贫而产生的债务。
- 书斋:指书房,强调学习的环境。
- 裘扇:裘衣和扇子,指生活中的必需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隽永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曾几身处官舍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体现了他在物质匮乏中的坚韧与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曾几在艰苦环境中求学的生活,展现了他的孤独与坚持。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中反复提到的“冷淡债”,不仅是对物质困境的反映,更是对精神追求的折射。尽管外在的环境冷酷无情,诗人依然在书房中执着于读书的乐趣,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萤屡乾死”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麻衣肘欲穿”则描绘了生活的艰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乏坚韧的力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回忆朋友曾经困顿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辛酸。
-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用秋天的萤火虫与明月的光辉来比喻生活的孤寂与寒冷。
-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描绘生活困苦,衣物破旧,给人以凄凉之感。
-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对生活困境的感叹,表明长时间的艰辛与负担。
-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书斋的环境与破败的屋子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活的困顿。
-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用鹤与凫的对比,表达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却未能领悟。
-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无论生活的贫穷或富贵,生活的琐事总在反复。
-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面对生活的压力,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朋友在外的光鲜形象,内心却是困苦的。
-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与朋友的交往中,表面温暖,内心却感受不到真正的温暖。
-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最后以小诗自嘲,表明自己仍然受世俗牵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以为烛”,用月光比喻照明,增强诗歌的意象。
- 对仗:如“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形成节奏感,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坚持,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下:象征孤独与沉思的环境。
- 萤火虫:象征脆弱的生命与光明的希望。
- 麻衣:代表贫穷与艰辛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秋萤”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生活的富裕
- C. 友谊的重要
- D. 学习的乐趣
-
“冷淡债”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生活的困境
- B. 学业的负担
- C. 朋友的关系
- D. 身体的疾病
-
诗人通过“明月”来比喻什么?
- A. 友谊
- B. 读书的乐趣
- C. 生活的孤独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曾几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而杜甫的《春望》则更注重对现实困境的直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汪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