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酌对盆兰有感》
时间: 2025-01-04 11:2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午酌对盆兰有感
作者:陈著 〔宋代〕
山中酒一樽,樽前兰一盆。
兰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读离骚,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难言复难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兰根。
或者千载后,清香满乾坤。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饮酒一樽,酒杯前有一盆兰花。
兰花的影子映落在酒杯上,仿佛是湘江的灵魂。
我醉酒后读着《离骚》,想要招来湘江的魂灵。
可是湘江的魂灵无法招来,桃李花正盛开。
春天的事情已如此,难以言表,真是难以言表。
随便借一杯酒,洒在这幽兰的根上。
或许在千年之后,清香会弥漫整个天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樽:酒杯或酒器。
- 卮:古代酒杯。
- 湘原:指的是湘江地区,常与屈原相联系。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忧愁。
- 酹:洒酒以祭祀或表达情感的意思。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 湘原魂:与屈原的精神相连,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着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的山中,作者在饮酒时与兰花相伴,结合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和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山中饮酒与兰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哲思的氛围。诗人以“兰”作为媒介,寄托了对湘江和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山中酒一樽”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引入兰花,象征着高洁和清雅,令人联想到屈原的孤独与高尚。诗中反复提到“湘原”,不仅指代地理位置,更象征着对故国的深情厚谊。
“乘醉读离骚”一句,展示了诗人醉酒后的情感状态,仿佛在与屈原的灵魂对话,表达了对历史、文学的深切思考。然而,面对“桃李花正繁”,诗人意识到春天的美好事物无法挽回过去的遗憾,使得情感愈加沉重。最后,借酒浇愁,洒酒在兰根上,似乎在表达一种希望——即使是千年之后,兰花的清香也能传遍天地,成为一种流传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酒一樽,樽前兰一盆。
描述了山中饮酒的情景与眼前的兰花,营造出清雅的环境。 -
兰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兰花的影子映在酒杯上,仿佛是湘江的灵魂,暗示对屈原的怀念。 -
乘醉读离骚,意欲招湘原。
表达了在醉酒中阅读《离骚》,试图召唤湘江的灵魂,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 -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现实的无奈,无法招来故人的灵魂,桃李花盛开,春光明媚。 -
春事已如此,难言复难言。
对春天的感慨与难以言表的情感交织。 -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兰根。
随便借一杯酒,洒在兰花的根上,表达对兰花的敬意与情感寄托。 -
或者千载后,清香满乾坤。
期望千年之后,兰花的清香能够充满整个天地,寄托了一种永恒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影比作湘原的魂,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桃李花正繁”与“春事已如此”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国与历史人物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象征高洁、雅致,常与文人风骨相联系。
- 酒:象征忘忧与寄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湘原:象征故乡与历史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低贱
C. 无情
D. 富贵 -
诗中“湘原”主要指代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
诗人饮酒后读的作品是什么? A. 《诗经》
B. 《离骚》
C. 《红楼梦》
D. 《春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的《午酌对盆兰有感》与屈原的《离骚》,前者借兰花抒发个人情感,后者则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前者更为隐晦,后者则直白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屈原与《离骚》研究》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