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时间: 2025-01-19 21:49: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作者: 陈著 〔宋代〕
人生天地间,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人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开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白话文翻译
人生在天地之间,所担忧的只是身体的死亡。身体死了谁能够逃避,真正的忧虑并不在于此。真正令人忧虑的是心灵的死,这种忧虑无可比拟。最开始形成本性的时候,并未开始区分贤与鄙。贤与鄙又怎么能分开,都是因为自我成全或自我毁灭。因此,君子和儒者,追求的是明德与至善。不去问身死生的事,谁会去论时世的安泰与否。纷纷茫然的人们,只知道外在的事物。只要能够追求富贵,就不会顾及那些理想。追求外表的美名,失去志向,手中却拿着匕首。内心的本真不再存在,活着又有什么美好。我兄竹窗兄,气节如同修竹般挺立。病痛缠身二十年,坐着任五贼侵扰。题字的斋室叫做“委顺”,无怨无悔至老死。听说兄长赋诗欲死,我才疑惑其中原因。细看这欲死的辞句,最后也显得心之所向。委顺则心安,长久需要这种心理。
注释
- 身死:指身体的死亡。
- 心死:指心灵的麻木、失去生命力。
- 明德至善:指儒者追求的理想品德。
- 五贼:指人的五种欲望(眼、耳、鼻、舌、身)对心灵的侵扰。
- 委顺:指顺应自然、无怨无悔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生命、道德和人生态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与竹窗兄的交往中,因竹窗兄近年病重,常有“欲死”之叹,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死亡以及心灵状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生死的观察为主题,探讨了生死的真正意义以及心灵的状态。开篇便以“人生天地间”作为引子,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诗人强调,真正的忧虑不是身体的死亡,而是心灵的枯竭与麻木。通过对“贤与鄙”的探讨,诗人揭示了人性中自我毁灭的倾向。接着,诗人回顾自己和竹窗兄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情谊。
诗中通过对竹窗兄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的品质,并反映出诗人与之共鸣的心灵状态。结尾处提到的“委顺”即是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释然,表明了诗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和内心的安宁。这首诗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深度,也在情感上触动人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及对生命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天地间”:设定了诗的主题与背景。
- “所患在身死”:指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 “所患死其心”:揭示真正的忧虑在于内心的麻木。
-
修辞手法:
- 对比:身体的死与心灵的死形成强烈对比,深刻引人思考。
- 拟人:将“心”拟人化,使其具有感情,强调心灵的重要性。
-
主题思想:强调心灵的活跃与充实比身体的生死更为重要,倡导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竹: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竹窗兄的敬重。
- 心:象征内在的生命力,是诗中的核心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所患死其心”意指什么?
- A. 身体的死亡
- B. 心灵的麻木
- C. 对外物的追求
-
竹窗兄的病痛持续了多少年?
- A. 十年
- B. 二十年
- C. 三十年
-
诗中“委顺”代表的态度是什么?
- A. 反抗命运
- B. 顺应自然
- C. 忍耐痛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登高》中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与陈著此诗中对生死哲理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