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五 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

时间: 2025-01-14 10:44:53

三叠阑干铺碧甃。

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

娇云瑞日明春昼。

彩女朝真天质秀。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莫道东君情最厚。

韶光半在东堂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五
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
作者: 毛滂 〔宋代〕

三叠阑干铺碧甃。
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
娇云瑞日明春昼。
彩女朝真天质秀。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莫道东君情最厚。
韶光半在东堂手。


白话文翻译

在东堂下的牡丹,正是我亲手栽种的,清明过后方才绽放。
三层的栏杆上铺着碧绿的砖石,刚刚下过小雨,天气晴朗。
我第一次见到花王披上华丽的绣袍,
娇艳的花朵在瑞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彩女们朝着真天,花姿显得格外美丽。
她们的宝髻微微偏斜,风儿卷起霞衣,让衣袂轻轻飘动。
不要说东君(春天的象征)对我情意最深厚,
春光的一半都在东堂的掌握之中。


注释

  • 三叠阑干:三层的栏杆,形容亭阁的华丽。
  • 碧甃:碧色的砖石,指铺成的地面。
  • 清明:农历四月初,春天的一个节气,象征着春暖花开。
  • 花王:指牡丹,因其花大色艳,被誉为“花中之王”。
  • 彩女:指美丽的女子,或是花神。
  • 东君:指春天的神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典故解析

“东君”是指春天的神明,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它与春天的生长、繁荣紧密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紫云,南宋诗人,擅长词,受当时词风的影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五》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在清明节后,欣赏自己亲手栽植的牡丹,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五》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融合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开头的“三叠阑干铺碧甃”,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美,也为后文的花卉描写铺垫了背景。随着小雨过后,阳光明媚,花朵开始绽放,诗人以“初见花王披衮绣”来形容牡丹的娇艳,生动而形象。

词中“彩女朝真天质秀”一语,既可以理解为花神的美丽,也可以看作是春天的生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最后一句“韶光半在东堂手”,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珍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叠阑干铺碧甃:描绘了亭阁的华丽与环境的优雅。
  2. 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交代了时间和天气,为牡丹的绽放创造了背景。
  3. 初见花王披衮绣:诗人第一次见到牡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4. 娇云瑞日明春昼:描绘了春日的明媚与花朵的娇艳。
  5. 彩女朝真天质秀:彩女象征着美丽与生机,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6.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细腻的描绘花神的形象,生动而富有动感。
  7. 莫道东君情最厚:劝诫人们不要过分依赖春天的温暖。
  8. 韶光半在东堂手:强调了春光的珍贵与短暂,蕴含深刻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称为“花王”,突显其尊贵与美丽。
  • 拟人:将花朵描绘成“彩女”,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如“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增强了词句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荣。
  • 春光:象征生命与希望。
  • 彩女:象征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叠阑干”指的是:
    A) 三层的栏杆
    B) 三个亭子
    C) 三种花卉
    D) 三片叶子

  2. “东君”象征的是: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3.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中,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花神的美丽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答案

  1. A) 三层的栏杆
  2. C) 春天
  3. A) 花神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春望》:两者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蝶恋花》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寄托了对国家与人民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毛滂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