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四 癸丑春日将归洞庭,闺中诸姊妹投赠诗词以为祖饯之意,予亦悲感交集,谱此以别。》

时间: 2025-01-19 19:51:26

不敢轻将西子比。

觅得陶朱,欲泛五湖里。

画舸乘风吾去矣。

从今洗眼来云水。

忽听骊歌声细细。

尽是阳春,多道伤离意。

后日思量凭雁鲤。

尺书时把加餐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敢轻将西子比。
觅得陶朱,欲泛五湖里。
画舸乘风吾去矣。
从今洗眼来云水。
忽听骊歌声细细。
尽是阳春,多道伤离意。
后日思量凭雁鲤。
尺书时把加餐慰。

白话文翻译:

我不敢轻易将自己与西施相比,只想找个像陶渊明那样的人,去泛舟于五湖之间。画船乘风而行,我就要离开了。从今往后,我将心境放宽,像云水一样自在。忽然听见了细微的骊歌声,春日虽美,却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以后想起你,就像依靠雁和鲤鱼。时常写信,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安慰。

注释:

  • 西子:指的是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丽。
  • 陶朱: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 五湖:泛指江河湖海,象征自由与广阔。
  • 画舸:绘制的船,象征美好和浪漫的旅行。
  • 骊歌:骊歌是古代的一种乐曲,通常与离别相关。
  • 雁鲤:雁和鲤鱼,常用来象征书信和思念的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德蘋(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生于江南地区,才情出众,尤以诗歌见长。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癸丑年春日,诗人因将要告别洞庭湖的闺中姐妹而生感慨,抒发了对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展望,情感真挚动人。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四》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诗的开头以“西子”引出自谦,显示出诗人对自身美丽的不自信;接着提到“陶朱”,让人感受到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要在五湖四海之间自由遨游。

“画舸乘风吾去矣”一句,传达了她即将离去的决心和对美好旅行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然而,随着“忽听骊歌声细细”的出现,氛围瞬间转变,春天的美丽却伴随着离别的伤感,情感的对比更加突出。

最后两句“后日思量凭雁鲤,尺书时把加餐慰”,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思念与希望,雁和鲤象征着书信的传递,表达了对姐妹的挂念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敢轻将西子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美丽的自谦,与西施相提并论,她不敢自夸。
  2. 觅得陶朱,欲泛五湖里: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广阔的水域中自由泛舟。
  3. 画舸乘风吾去矣:描绘了驶向自由的画面,展现出一种离去的决然。
  4. 从今洗眼来云水:自此以后,心境如云水般自在。
  5. 忽听骊歌声细细:听到细微的音乐,暗示离别的伤感。
  6. 尽是阳春,多道伤离意:阳春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
  7. 后日思量凭雁鲤:未来的思念寄托于书信,象征着情感的交流。
  8. 尺书时把加餐慰:希望通过书信带给对方安慰,表达深切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洗眼来云水”,比喻心境的豁达。
  • 对仗:如“骊歌声细细”与“阳春多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画舸”、“骊歌”等,构建出优美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情感展开,虽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更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传达了深厚的情谊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西子:代表绝世的美,象征比较与自卑。
  • 陶朱:象征隐逸与自由,反映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五湖:象征广阔的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骊歌:象征离别的哀伤,音乐的细腻感。
  • 雁鲤:象征思念与书信,表达关怀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谁?

    • A. 许德蘋
    • B. 西施
    • C. 陶渊明
    • D. 李白
  2. “画舸乘风吾去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自由
    • C. 孤独
    • D. 思念
  3. 诗中提到的“尺书”代表什么?

    • A. 长信
    • B. 书信
    • C. 诗篇
    • D. 文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许德蘋的《蝶恋花》更加强调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均表现出女性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