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夜雪
作者: 朱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夜雪群山雪,寒欺一把茅。
红炉无宿火,黄娟有新抄。
坐久灯排粟,杯行橘解包。
颓然投败絮,老懒信儿嘲。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雪覆盖了群山,寒冷挤压着一把茅草屋。
炉火未曾点燃,黄纸上还有新写的诗文。
坐久了,灯下的粮食堆成一堆,杯子里的橘子已经解开了包装。
我无精打采地扔掉破旧的衣物,老态龙钟的我被儿子嘲笑。
注释:
- 群山雪: 指的是大面积的山脉被雪覆盖,描绘了夜间下雪的景象。
- 寒欺: 寒冷的天气逼迫着人们,给人一种压迫感。
- 红炉: 指的是火炉,通常用来取暖。
- 无宿火: 意思是炉子里没有火,形容寒冷无助的状态。
- 黄娟: 指的是黄纸,常用于书写。
- 新抄: 新写的文字,可能是诗文。
- 坐久灯排粟: 坐久了,灯下的粟米堆积成排,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杯行橘解包: 杯子里的橘子已经被打开,象征着生活的琐碎。
- 颓然: 意为精神萎顿,失去斗志。
- 败絮: 指的是破旧的衣物。
- 老懒信儿嘲: 指的是儿子对父亲懒惰的嘲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咏雪、咏景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夜雪》写于一个雪夜,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和孤独的感受,以及生活琐事带来的无奈与颓废。
诗歌鉴赏:
《夜雪》是一首充满寒意与孤寂的诗。开篇以“夜雪”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群山雪”描绘了凛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空旷、遥远的感觉。诗人通过“寒欺一把茅”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与孤独,茅草屋的脆弱与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红炉无宿火,黄娟有新抄”表现出冬夜的寒冷与寂寞。“红炉”象征着温暖的希望,却又因无火而显得冷清;而“黄娟有新抄”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或许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写下的诗篇。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坐久灯排粟,杯行橘解包”描绘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仿佛时间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最后的“颓然投败絮,老懒信儿嘲”则是对自身状态的反思,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不满与懒散,儿子的嘲笑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诗中的意象如雪、茅、炉火,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雪群山雪”:夜晚的雪覆盖了群山,传达出一种宁静而苍凉的氛围。
- “寒欺一把茅”:寒冷的天气压迫着茅草屋,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 “红炉无宿火”:火炉里没有火,暗示着失去温暖与生机。
- “黄娟有新抄”:黄纸上有新写的文字,体现出诗人对创作的坚持。
- “坐久灯排粟”:长时间坐在灯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 “杯行橘解包”:杯子里的橘子被剥开,象征生活的琐碎。
- “颓然投败絮”:精神萎顿,扔掉破旧的衣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老懒信儿嘲”:儿子对父亲的嘲讽,反映出家庭关系的微妙。
-
修辞手法:
- 对仗: “寒欺一把茅”与“红炉无宿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 “寒欺”赋予寒冷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 雪、茅草、红炉等意象,构成了诗歌的整体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以及对生活琐碎与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雪: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表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的脆弱。
- 茅草屋: 代表着生活的简陋与无奈。
- 红炉: 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却又因无火而显得冷清。
- 黄纸: 体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思考。
- 灯光: 照亮了孤独的生活,却也显得格外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炉”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火炉
- C. 饮品
- D. 乐器
-
“夜雪”中的“雪”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寂寞与寒冷
- C. 欢乐
- D. 生命
-
诗中的“儿子嘲笑”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关心
- C. 孤独与无奈
- D. 赞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夜雪》与《静夜思》:
- 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夜雪》侧重于自然的寒冷与孤独,而《静夜思》则展现了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