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羁贫应举年,
脱衣典酒曲江边。
十千一斗犹赊饮,
何况官供不著钱。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当年落魄在外、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日子,
脱下衣服去典卖酒,在曲江边徘徊。
十千一斗的酒价我还得赊账,
更何况官府供给的酒钱我根本无法得到。
注释:
- 羁贫:被羁绊、贫穷,指在外漂泊的艰辛。
- 应举年: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年纪。
- 脱衣典酒:脱下衣服去典当酒,形容生活困窘。
- 十千一斗:十千是指价格,斗是容量单位,表明酒价昂贵。
- 犹赊饮:仍然要赊账饮酒,说明经济拮据。
- 官供:官府供给的,指由官府资助的酒。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年轻时求仕途时的困境,提到“曲江”,可以联想到唐代盛宴饮酒的场所,暗示了作者对当年艰辛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白话诗”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内容关乎社会民生,关注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年轻时,正值他求仕的艰难岁月,反映了他对于过去困窘生活的怀念与反思,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府酒五绝·自劝》是一首富有个人色彩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在求仕路上的艰辛与无奈。诗中的“羁贫”二字,蕴含了他那段刻骨铭心的贫困岁月,描绘了一个为了理想而奋斗但又不得志的年轻人的无奈。通过“脱衣典酒”这一意象,读者可以清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窘迫与对理想的渴望。诗句“十千一斗犹赊饮”更是生动地展现了经济困境,表明即使再想饮酒,也要依赖赊账,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白居易的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却又不失幽默感,表现出他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一个充满怀旧与感慨的场景,使人不仅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处境,也能引发对自身经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羁贫应举年:回忆起那一年我贫穷被束缚,正准备参加科举。
- 脱衣典酒曲江边:我在曲江边脱下衣服去典卖酒,生活极其困窘。
- 十千一斗犹赊饮:酒的价格十千一斗,我还得赊账才能喝。
- 何况官供不著钱:更何况官府给的酒钱我根本得不到。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贫困与理想的远大,展现出人生的无奈。
- 夸张:用“十千一斗”的价格强调了生活的艰辛。
- 拟人:通过“忆昔”赋予回忆以情感,让人更能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年轻时艰难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贫:象征着被困住的困苦生活。
- 曲江:代表着理想与欢愉的地方,暗示与现实的对比。
- 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无奈的奢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曲江”,这个地方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贫困
- B. 理想的追求
- C. 官府的供给
- 答案:B
-
“十千一斗犹赊饮”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酒的渴望
- B. 生活的困窘
- C. 对科举的期待
- 答案:B
-
诗人通过回忆“应举年”想表达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现实的抱怨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自劝》与李白《将进酒》:
- 两首诗都涉及饮酒,但白居易的诗反映的是个人的困境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收录白居易的多首诗作及其背景分析。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汇编,提供丰富的唐代诗歌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