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时间: 2025-01-04 08:09:29

早是清明应候风。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兰中。

还堪

意思解释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作者: 姚燧 〔元代〕


原文展示:

早是清明应候风。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兰中。
还堪。


白话文翻译:

这时正值清明节,应该会有春风吹拂。可这风势如同沧海的怒潮,冲天而来,声势浩荡。更兼大雨倾盆,天空昏暗。怎能在这风雨中,枝头还留有残红的花朵?我最惦记那牡丹的花丛。清晨的风一吹,花瓣都落得无影无踪,连孩子们都在为此感到惋惜。只好借着兰花的枝干,暂时支撑一下。还能承受多久呢?


注释:

  • 清明: 清明节,春季节令之一,通常是在每年4月5日左右,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
  • 沧海: 指大海,这里比喻气势浩大的风。
  • 泼火雨: 形容雨如同倾泻而下的火焰,意在强调雨势之猛。
  • 残红: 残留的红花,暗指春花残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牡丹丛: 指盛开的牡丹花,象征富贵及美好。
  • 支拄: 支撑、撑住的意思,表明兰花在风雨中仍然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约1250-1320),元代诗人,字德明,号白云,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的清明时节,正值春风和雨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花凋零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风雨景象,展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早是清明应候风”引入,清明节既是春天的代表,又是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接着,诗人通过“势如沧海浪怒号空”展现了风的猛烈,利用大海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诗中“更兼泼火雨冥蒙”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象的悲剧色彩,泼火雨的形象生动而强烈,仿佛在描绘一种灾难般的景象。此时,花朵的残落正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尤其是“如何得枝上有残红”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无奈和哀伤。

“最惜牡丹丛”则体现了诗人对美丽生命的珍惜,牡丹作为春花的代表,更是象征了富贵与美好。诗的最后两句“晓来吹尽折教儿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借用孩子的视角,暗示着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常的叹息。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在意象与情感上都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是清明应候风: 诗人提到清明节,暗示春天的到来。
  •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比喻风势如海浪,表现了自然的狂暴。
  • 更兼泼火雨冥蒙: 雨势猛烈,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对花朵残落的惋惜,表达生命的短暂。
  • 最惜牡丹丛: 牡丹象征美好,表达对美的珍惜。
  •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早晨的风吹走花瓣,孩子们感到惋惜。
  • 且为支拄曲兰中: 兰花伞下,表达希望与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风与海浪相提并论,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拟人: 风和雨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的威力。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春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脆弱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风雨: 代表自然的变迁与无情。
  • 残红: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牡丹: 美丽与富贵的象征。
  • 兰花: 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月份?

    • A. 1月
    • B. 4月
    • C. 7月
  2. “早是清明应候风”中的“候”字意指什么?

    • A. 等待
    • B. 时候
    • C. 观察
  3.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富贵与美好
    • C. 短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描写春雨滋润万物,展现出生命的希望,与姚燧的《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形成对照,后者则强调了风雨对生命的摧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对春天与生命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