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动静声色外,时人不肯对。
世间出世间,毕竟使谁会。
白话文翻译:
在动静和声色的表象之外,世人往往不愿去面对。世间与出世的道理,究竟又有谁能真正领会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动静声色:指世间一切事物的表象,包括动态、静态、声音和色彩。
- 时人:指当代的人们。
- 出世:指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 毕竟:究竟,终究。
- 会:理解、领会。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世俗繁华和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思考,反映了佛教思想中对世间的看法,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渊,宋代高僧,擅长诗词,思想深邃,常以佛教哲理为创作主题。他的诗作多反映对生命、宇宙及人性的问题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释渊临终前写的,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俗与精神解脱的深刻思索,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终偈》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复杂的哲理,诗的开头“动静声色外”引导读者超越表象,思考事物的本质。这里的“动静声色”不仅是对世间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人生多样化的反思。接着“时人不肯对”则指出,人们往往沉迷于表象,缺乏对深层次事物的认知与反思。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人们的麻木与无知,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哀。最后一句“世间出世间,毕竟使谁会”则是对世俗与超脱之间矛盾的深刻总结,质问谁能真正理解其深意,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困惑。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哲理的深邃,反映出释渊高僧对人生的透彻理解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动静声色外:在表面现象之外,指向更深层的真实。
- 时人不肯对:当代人不愿面对这个真实,透露出人性的懦弱与逃避。
- 世间出世间: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挣扎与对比。
- 毕竟使谁会:最终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一切,反映了对人类认知的质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动静声色”与“世间出世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力量。
- 反问:通过“毕竟使谁会”的反问,加深了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困惑,反映了对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哲学观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动静:象征世间的变化与永恒,暗示人心的浮躁与不安。
- 声色:代表感官的享受与诱惑,反映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 出世:象征对精神解脱的向往,体现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动静声色”具体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世间的表象
C. 内心的感受 -
诗中“时人不肯对”意指什么?
A. 人们不愿面对现实
B. 人们愿意接受一切
C. 人们追求高尚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探讨了什么?
A. 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将《临终偈》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的是对世俗的超脱与思考,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者在主题上有明显差异,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佛教与中国文学》
- 《释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