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
时间: 2025-01-07 23:1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合花
作者: 童观观 〔清代〕
花锁风低,柳梳月晓,银钩稳控晶帘。
眉峰未画,侍儿初整香奁。
妆掠罢,性多嫌。对菱花几度偷瞻。
罗衣欲换,熏笼频启,兰麝仍添。
杏梁双燕呢喃,生妒双飞双舞,把泥频衔。
擎妆独坐,小窗针线慵拈。
愁漠漠,闷恹恹。取金刀细劈黄柑。
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柳枝梳理着晨月,银钩轻稳地拉住晶莹的帘子。
眉毛未曾画好,侍女初次整理香盒。
妆容刚刚完成,却总觉得不够满意,偷偷瞥向镜中的菱花几次。
想换上新衣,熏香的笼子频频开启,兰花和麝香的香气依然弥漫。
杏树枝头的双燕呢喃,嫉妒那双双飞舞的燕子,不停地衔泥。
我独自坐着,懒于在小窗前拿针线。
心中愁苦,情绪低沉,拿起金刀细细切开黄柑。
心中的酸楚如同妾侍,难以忍受,更加点缀上吴盐。
注释:
- 花锁风低:花朵轻轻摇曳,微风轻拂。
- 柳梳月晓:柳枝理顺晨月的光影。
- 银钩稳控晶帘:银钩稳固地拉住透明的帘子。
- 眉峰未画:眉毛还未画好,形象尚未完成。
- 侍儿初整香奁:侍女刚开始整理香料盒。
- 妆掠罢,性多嫌:妆容刚完成,心中却不满。
- 对菱花几度偷瞻:几度偷偷瞥向镜中的自己。
- 罗衣欲换,熏笼频启:想换上新衣服,频频开启香盒。
- 兰麝仍添:兰和麝香的香气依然增添。
- 杏梁双燕呢喃:杏树上双燕在低语。
- 生妒双飞双舞:嫉妒那双双飞舞的燕子。
- 愁漠漠,闷恹恹:心情愁苦,感到无精打采。
- 心酸似妾:心中酸楚如同妾侍的苦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童观观,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存诗较少。其作品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夜合花》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得到重视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夜合花》是一首具有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晨曦中打扮的场景,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开篇以“花锁风低,柳梳月晓”引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女子心中隐约的愁绪。随着描写的深入,女子对自己妆容的不满以及对镜中美丽的期待,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杏梁双燕呢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同时“生妒双飞双舞”则体现了女子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嫉妒。尤其是“愁漠漠,闷恹恹”,表现了她的情绪低落。最后的“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她的无奈与心酸,仿佛在诉说一段无法言说的苦涩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女子的愁苦,也能体会到春日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锁风低,柳梳月晓: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暗示女子的柔情。
- 银钩稳控晶帘:用“银钩”作比,形象地描绘出帘子的轻盈与优雅。
- 眉峰未画,侍儿初整香奁:表现出女子的忙碌与对美的追求。
- 妆掠罢,性多嫌:妆容完成后,内心不满,显现出对自我形象的不自信。
- 对菱花几度偷瞻:反复瞥向镜子,表现出对自己容颜的关注。
- 罗衣欲换,熏笼频启:想换衣服,频频开启香盒,表现出对美丽的渴望。
- 杏梁双燕呢喃:春意浓,双燕低语,象征爱情与温暖。
- 生妒双飞双舞,把泥频衔:嫉妒双燕的自由与欢愉,暗示内心的孤独。
- 擎妆独坐,小窗针线慵拈:独自一人,心情低落,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
- 愁漠漠,闷恹恹:情绪低落,心情沉重。
- 取金刀细劈黄柑:用金刀切开黄柑,象征生活的琐事。
- 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心中的苦楚如同妾侍,无法承受,最后用盐点缀,增加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酸似妾”,将情感与妾侍的苦楚相类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比如“柳梳月晓”,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内心挣扎与生活琐事,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自身不足的无奈,表现了清代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丽与青春。
- 柳:象征柔情与女性的温婉。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燕:象征自由与爱情。
- 黄柑:象征琐碎的生活与心中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锁风低”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
C. 孤独
D. 悲伤 -
诗中提到的“双燕”代表什么? A. 自由
B. 妒忌
C. 失落
D. 悲剧 -
诗中“心酸似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苦楚
C. 自信
D. 失落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反映女性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失落。
- 《更漏子》: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