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余陂水平,徙倚聊一望。
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
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白话文翻译:
雨后,湖面平静如镜,我靠在亭边,随意眺望。
归来的云彩淡淡的,似乎快要消散,宇宙是多么的开阔清宁。
我的心灵在浩瀚的虚空中游荡,暂时寄托于这亭子之上。
注释:
- 陂:指水边的低洼地带,通常指池塘、湖泊等地方。
- 徙倚:指移动或倚靠,表示一种随意的姿态。
- 归云:指回来的云,通常是雨过天晴时的云朵。
- 宇宙:指广阔的天地,表示无边无际的空间。
- 太虚:指空旷的天空或无限的空间,常用于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
- 聊:表示随意、暂时。
典故解析: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历史典故,但“太虚”一词常见于道教和佛教文化,象征着空灵和无所拘束的境界。此境界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65-1126),字子翚,号青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寄托,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续赋家园七咏·意远亭》是刘子翚通过描绘雨后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雨余陂水平”描绘了一幅湖面平静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自然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思考,随意地倚靠在亭子上,体现出一种放松与闲适。
接下来的“归云淡欲无”,诗人通过云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感。这个意象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空灵与澄明。在“宇宙何清旷”中,诗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自身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思。
最后一句“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游荡与寄托。亭子成了诗人心灵的栖息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余陂水平:雨过之后,湖面如镜,显得格外宁静。
- 徙倚聊一望:我随意地倚靠在亭子上,远望四周的景色。
- 归云淡欲无:归来的云彩轻柔淡薄,仿佛快要消失殆尽。
- 宇宙何清旷:整个宇宙显得如此广阔清明。
- 吾心游太虚:我的心灵在空旷的虚空中游荡。
- 聊寄此亭上:暂时把我的情感寄托在这亭子之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归云淡欲无”形象地描绘云彩的状态,暗示心境的淡泊。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雨余”与“归云”,“宇宙”与“心游”等。
- 拟人:将心灵的游荡拟人化,赋予其自由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后:象征新的开始与洗净尘埃的清新。
- 湖面:代表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 归云:象征着流逝与变化,反映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 宇宙:代表广阔的天地,体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亭子:象征避世的理想栖息地,寄托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余陂水平”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雨后湖面平静
- B. 大雨滂沱
- C. 风和日丽
-
“归云淡欲无”中的“归云”指的是什么?
- A. 归来的云彩
- B. 远行的云彩
- C. 消逝的云彩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将心灵寄托于何处?
- A. 大海
- B. 山顶
- C. 亭子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子翚《意远亭》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但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寄托,而王维的诗则融合了更多的哲理与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李白、杜甫与宋代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