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防江行五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
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
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晴朗的江面上,楼船摇动,鼓声响起的景象。壮志凌云的男儿们为了追求功名,像饥渴般渴望去战斗。身上悬挂着战利品的标志,豪情满怀地唱着歌,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功绩。
注释:
- 楼船:指大型的战船,通常用于水战。
- 沧江:指广大而深邃的江河,象征着广阔的战场或事业。
- 鼓声:代表战争的号角,鼓励士兵出征。
- 封侯:指获得封赏,成为侯爵,象征着功名利禄。
- 饥渴:比喻渴望,形容男儿们对荣誉和胜利的迫切追求。
- 孛堇头:战利品的象征,表示勇士所取得的荣耀。
- 金阙:指皇宫,诗人渴望得到皇帝的嘉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战斗和功名的渴望。
创作背景:
《防江行五首》创作于宋代,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士人们热切追求功名,希望通过战争表现才能,以报国为怀。此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士人们的豪情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开篇便通过“楼船动沧江”描绘出一幅宏伟的战争场景,江面上船只的摇动与鼓声的响起,仿佛在召唤勇士们出征。诗中“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则生动地表达了士人们对荣誉的渴望和决心,他们渴望通过战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封侯的英雄。诗的最后一句“长歌献金阙”则是对此次征战胜利后归来的期待与向朝廷报功的豪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壮阔的气氛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中所展现的勇敢、豪迈的精神也激励着后人,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船动沧江:描绘了战船在江面上移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动感和紧迫感。
- 江晴鼓声发:晴朗的天气与鼓声结合,预示着即将出征的喜悦。
- 男儿取封侯:表达了年轻男子对功名的渴望。
- 赴敌如饥渴:将战斗的迫切性与生存的需求相提并论,强调战斗的紧迫感。
- 腰悬孛堇头:象征着勇士们获得的战利品,显示出他们的成就。
- 长歌献金阙:表达了归来后向朝廷献功的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赴敌如饥渴”,形象地刻画出战士们对战斗的渴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战争场景与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着战争与征途。
- 鼓声:战斗的号召,激励士气。
- 金阙:荣誉与功名的象征,代表朝廷的认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男儿取封侯”中的“封侯”指的是什么? A. 官职
B. 战利品
C. 母亲
D. 朋友 -
“赴敌如饥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渴望
C. 平静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金阙”代表什么? A. 战场
B. 皇宫
C. 家乡
D. 朋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by 张若虚
- 《出塞二首》by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壮丽河山的赞美。
- 《出塞二首》:表现了边塞的壮丽与士人出征的豪情,情感基调上有所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