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腊月的时候,温暖的天气似乎还遥不可及,今年的腊月却已是冰雪全消。
侵入院子的雪色还映衬着萱草,春天的光芒透过窗户洒在柳条上。
我想纵情饮酒,借此美好的夜晚醉倒在其中,刚刚从紫宸殿散去回家。
嘴唇上涂抹的脂粉和面上的药香随恩泽而来,翠绿色的管乐器和银色的酒罐在九天之上。
注释:
- 腊日:腊月的日子,指农历的十二月。
- 暖尚遥:温暖的天气似乎还远未到来。
- 侵陵:侵入,泛指雪色覆盖的地方。
- 萱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母亲的爱。
- 漏泄:透漏,流出。
- 紫宸朝:紫宸殿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殿宇,指早朝结束后。
- 口脂面药:化妆品,表示美丽。
- 翠管银罂:指乐器和酒器,象征欢乐的饮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后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动乱与百姓疾苦,作品内容常体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风格沉郁而深刻。
创作背景:
《腊日》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乱、民生艰难之时,诗中所描绘的温暖情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杜甫的《腊日》描绘了一个温暖的腊月景象,展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首句“腊日常年暖尚遥”开篇便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往年腊月的温暖与今年的不同,既有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又暗含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春来时节的生机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雪融化后,萱草依旧挺立,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接下来的“漏泄春光有柳条”则进一步加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柳条在春光中摇曳,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气息。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纵酒欲谋良夜醉”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饮酒作乐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整首诗在明朗的春意中,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日常年暖尚遥:过去的腊月总是温暖的,现在的腊月却依旧寒冷。
- 今年腊日冻全消:今年的腊月,冰雪已经完全融化。
- 侵陵雪色还萱草:雪色覆盖的萱草依然挺立,生机盎然。
- 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光透过窗户洒在柳条上,象征春天的来临。
- 纵酒欲谋良夜醉:想要在美好的夜晚尽情饮酒、陶醉。
- 还家初散紫宸朝:刚刚结束早朝回到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 口脂面药随恩泽:嘴唇和脸上的化妆品香气,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翠管银罂下九霄:乐器与酒器在高空中闪耀,展现宴会的欢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往年腊月与今年腊月的温暖与寒冷,展现了时光的变迁。
- 意象:使用萱草、柳条等意象,传达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象征:口脂与面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渴望与享受生活的美好,即便身处动荡年代,诗人依然希望通过饮酒作乐来感受生活的温暖与乐趣,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日:象征着年末与新的开始。
- 萱草:象征母爱与生命的坚韧。
- 柳条: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紫宸朝:象征权力与地位。
- 翠管银罂:象征欢乐的饮宴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腊日”指的是哪一个月份?
- A. 十月
- B. 十二月
- C. 正月
-
诗中提到的“侵陵雪色”是指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融化的雪
- C. 依旧的寒冷
-
杜甫的生活背景主要是哪个时期?
- A. 盛唐
- B. 安史之乱
- C. 近现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庐山谣》: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慨,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诗注释与评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