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答龄叟见寄》

时间: 2025-01-04 09:18:06

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

门户两家异,溪山一趣同。

夜炉榾柮火,春阁杏花风。

何惜盟吟社,浮尘付过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前韵答龄叟见寄
作者: 陈著 〔宋代〕

草堂存老我,
茅屋著而翁。
门户两家异,
溪山一趣同。
夜炉榾柮火,
春阁杏花风。
何惜盟吟社,
浮尘付过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寄情的回应。诗中提到草堂和茅屋,显示出作者的简朴与宁静。尽管两家门户不同,但在溪山之间却有着相同的乐趣。夜晚,炉火在柴堆中燃烧,春天的阁楼上杏花随风摇曳。对于吟诗的社交活动,作者并不在意那些浮华的尘世,愿意将其抛诸脑后。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堂:草屋,指简陋的居所,象征隐逸生活。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表示简朴。
  • :老者,指作者自身。
  • 榾柮火:指用木柴生的火,代表温暖和生活的气息。
  • 盟吟社:指朋友之间的诗社,或吟咏的聚会。

典故解析:

  • 溪山一趣同:指与友人共赏自然风光的情趣,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浮尘付过鸿:借用“鸿”字,象征远方的事物,表示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对友人、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居生活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两句“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温暖的场景,诗人以“草堂”和“茅屋”自称,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接下来的“门户两家异,溪山一趣同”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虽生活环境不同,但对于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接着,诗中描绘了夜晚的炉火和春日的杏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

最后两句“何惜盟吟社,浮尘付过鸿”更为整首诗点明主题,诗人不在意那些世俗的浮华,而是愿意将其抛诸脑后,专注于与友人之间的诗意交流。整首诗通过自然风光与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堂存老我:在草堂中我依然年老,强调隐居的生活状态。
  2. 茅屋著而翁:与茅屋相伴的老者,表明生活的简朴。
  3. 门户两家异:两家门户不同,指代生活环境的差异。
  4. 溪山一趣同:在溪山之间享受相同的乐趣,强调心灵的共鸣。
  5. 夜炉榾柮火:夜晚炉火燃烧,增添温暖的气氛。
  6. 春阁杏花风:春天的阁楼上,杏花随风摇曳,描绘春天的美丽。
  7. 何惜盟吟社:不在意吟诗的社交活动,强调内心的坦然。
  8. 浮尘付过鸿:将浮华的尘世抛开,展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对称工整。
  • 拟人:杏花随风,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情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隐逸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茅屋:代表生活的朴实和清贫。
  • 溪山:自然的象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象征温暖和家庭的氛围。
  • 杏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什么?

    • A. 华丽的生活
    • B. 隐逸的生活
    • C. 繁华的城市
  2. 诗人对“盟吟社”的态度是?

    • A. 非常重视
    • B. 不在意
    • C. 感到厌烦
  3. "浮尘付过鸿"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 A. 大雁
    • B. 远方的事情
    • C. 高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系列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此诗相似,均描绘了隐居生活和自然美景,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陈著更强调与友人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