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游朱氏园亭》
时间: 2025-01-14 17:1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丛花 游朱氏园亭
作者:尤侗
江村踏踏半平沙。
木槿缚篱笆。
谁引刘郎来洞口,
隔墙见人面桃花。
数曲栏杆,几条书画,
也算小山家。
主人白发话烟霞,
虚阁倚风斜。
池边指点平安竹,
谷雨近芍药抽芽。
新出笋尖,旧藏桂子,
撮合点新茶。
白话文翻译
在江村的沙滩上,我轻轻踏过,
木槿花缠绕着篱笆。
是谁引着刘郎来到洞口?
隔着墙壁,我见到人面桃花。
几段栏杆,几幅书画,
算得上是小山人家。
主人白发苍苍,讲述着烟霞的故事,
虚阁在风中斜倚着。
池边指着平安竹,
谷雨时节芍药开始抽芽。
新出的小笋尖,旧藏的桂子,
一起泡上新茶。
注释
- 踏踏:形容走路的声音,轻快。
- 缚篱笆:用植物缠绕成篱笆,形象生动。
- 刘郎:指代刘备,常用于诗词中引申为有才之人。
- 人面桃花:典故出自《离骚》,意指美好的事物相遇。
- 小山家:指的是山中小隐士的家。
- 白发:象征老年与智慧。
- 烟霞:形容自然景象的美好。
- 平安竹:象征平安与宁静的竹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号云峰,性情洒脱,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游览朱氏园亭,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一丛花 游朱氏园亭》是一首描绘江村田园生活的抒情诗,诗中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尤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园林景象。诗的开头描绘了江村的宁静与自然,轻快的脚步声似乎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惬意。接着,木槿缠绕篱笆的景象,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谁引刘郎来洞口,隔墙见人面桃花”一句,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刘郎的出现象征着才子佳人的美好邂逅,而“人面桃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传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亭内的环境和主人,白发苍苍的主人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虚阁倚风斜”则加强了环境的悠然自得。最后几句通过对竹子与芍药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是一首充满了人文气息与自然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村踏踏半平沙: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江村沙滩的轻快场景,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木槿缚篱笆:用木槿花装饰篱笆,展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谁引刘郎来洞口:引出刘郎,暗示着对有才之人的期待。
- 隔墙见人面桃花:桃花的美与人的美相映成趣,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 数曲栏杆,几条书画:描写亭内的装饰,表现出主人家的文化气息。
- 也算小山家:自谦之辞,表现出诗人的谦虚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主人白发话烟霞:主人年长而智慧,谈论自然之美,增添了人文情感。
- 虚阁倚风斜:描绘亭阁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灵动感。
- 池边指点平安竹:竹子象征平安,体现出生活的宁静。
- 谷雨近芍药抽芽:描绘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新出笋尖,旧藏桂子:新旧交替,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与变化。
- 撮合点新茶:新茶的泡制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面桃花”,将人的美与桃花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 拟人:如“虚阁倚风斜”,赋予环境以生命。
- 对仗:如“数曲栏杆,几条书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闲适而又富有境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村:象征宁静与自然。
- 木槿:代表自然美。
- 刘郎:象征才子。
-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好。
- 白发:象征智慧与人生经历。
- 平安竹:象征宁静与平安。
- 芍药:象征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司马迁
- D. 陶渊明
-
“人面桃花”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爱情
- C. 友谊
- D. 自然风光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
- A. 雪花
- B. 竹子与芍药
- C. 梅花
- D. 霜叶
答案
- B. 刘备
- B. 美好爱情
- B. 竹子与芍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的理想乡。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春天景象与人文情怀。
诗词对比
尤侗 vs 陶渊明
尤侗的诗以细腻的描写见长,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品中常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两者在描写田园生活时,尤侗更为生动细致,而陶渊明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