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寄答刘子清永新,时永新犹未解放》
时间: 2025-01-03 00:2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番风雨洗江城,笳鼓未曾惊。
移巢燕子轻飞去,倘重来绿暗朱明。
莫问沧桑,试寻池馆,不是旧帘旌。
停云霭霭正关情,赋就与谁听。
两三盏酒黄昏里,料东窗此意难平。
珍重流光,能消永夜,寄语解浓酲。
白话文翻译:
经过一场风雨,江城洗净了尘埃,但笳声和鼓声依旧没有惊动我。燕子轻轻飞走,若再回来,绿意已经暗淡,朱色也失去了光明。不要去问世事沧桑,试着去寻找那些池馆,那里已不是旧时的帘子和旗帜。云雾缭绕,正是关心的情绪,这些情感又该与谁倾诉呢?黄昏时分,桌上摆着两三盏酒,心中对东窗外的情感,料想是难以平复的。珍惜这流逝的时光,它能消解漫长的夜晚,寄托我对浓烈酒意的解脱。
注释: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象征生活的环境。
- 笳鼓未曾惊:笳声和鼓声未能惊扰到诗人的内心,暗示一种宁静或孤独的状态。
- 移巢燕子:燕子迁徙,象征离别与变化。
- 绿暗朱明:原本生机勃勃的景象已变得暗淡,表达人生的无常。
- 旧帘旌:古代的帘子和旗帜,象征过去的记忆和往事。
- 云霭霭:云雾弥漫,增添了情绪的沉重感。
- 东窗:指窗外的景象,象征心中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小薇,近代诗人,生于乱世,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她的诗风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深具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近代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情感的追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一丛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诗歌开头以“风雨洗江城”引入,带来一种洗净铅华后的宁静感,紧接着则是对未曾被打扰的内心状态的自省。燕子的迁徙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生活的变迁与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莫问沧桑,试寻池馆”,在这里作者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旧帘旌”蕴含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赋就与谁听”,显露出一种孤独感与对倾诉的渴望。
最后两句“珍重流光,能消永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通过珍惜当下,来消解无尽的孤寂与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给读者带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番风雨洗江城”:描绘了风雨后的清新环境,象征生活的洗礼。
- “笳鼓未曾惊”:内心的平静未被外界所打扰。
- “移巢燕子轻飞去”:燕子离去象征着离别与变迁。
- “倘重来绿暗朱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失落。
- “莫问沧桑,试寻池馆”:呼唤对往日的探寻,不愿面对现实的沧桑。
- “不是旧帘旌”: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停云霭霭正关情”:云雾象征情感的复杂与缠绵。
- “赋就与谁听”:孤独的倾诉,内心情感无人理解。
- “两三盏酒黄昏里”:酒与黄昏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料东窗此意难平”:内心的情感难以释怀。
- “珍重流光,能消永夜”: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对孤独的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霭霭”比喻情感的复杂,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燕子的行为和情感的表现,使自然景象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绿暗朱明”,体现了古诗的工整与对称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情感与自由的渴求,是对人生无常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象征生活的舞台与历史的积淀。
- 燕子:象征离别、希望与归属感。
- 风雨:象征人生的磨难与洗礼。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江城”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生活环境
C. 个人情感
D. 社会变迁 -
“移巢燕子轻飞去”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离别与变化
C. 安宁
D. 归属感 -
“两三盏酒黄昏里”中的黄昏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时间的流逝
C. 欢乐
D. 变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多地关注于国家的兴衰。
- 李白的《将进酒》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珍惜与豪放的态度,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吕小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