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时间: 2025-01-14 03:5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阴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园中。
枝头叶暗霜痕在,换新绿何处东风?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当日旧游踪?
月门半掩小桥弓,溪水尚淙淙。
临流且莫惊双鬓,少年事,都已朦胧。
行过曲廊,回眸恍惚,碧树缀千红。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阴影下,心中满是沉重的思绪,我漫步在小园中。树枝上,叶子暗淡,霜痕犹在,春天的东风何时才能带来新绿呢?寒冷的石头上,苔藓依然冰冻,谁还记得那时的游玩痕迹?月门半掩着小桥,溪水依旧潺潺流淌。站在水边,不要惊动我已白发的双鬓,往日的少年情事,早已模糊不清。走过弯曲的长廊,回眸之间恍惚,碧绿的树木上点缀着千朵红花。
注释:
- 轻阴:形容阴影轻柔。
- 漠漠:形容寂静、模糊的样子。
- 重重:指心中沉重的思绪。
- 信步:随意地走。
- 霜痕:指霜冻留下的痕迹。
- 东风:春风,象征新生。
- 寒石冻苔:冬天的寒石与冰冻的苔藓,表现了时节的寒冷。
- 旧游踪:过去游玩的足迹。
- 月门:古代园林中的一种门,形状如月亮。
- 淙淙:形容水流声。
- 临流:在水边。
- 双鬓:指头发,常用来形容衰老。
- 恍惚:模糊不清的状态。
- 碧树缀千红:树木碧绿,点缀着千朵红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生于20世纪,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她的诗作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一丛花》创作于一个春日,诗人游览小园时,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与怀旧,反映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一丛花》是一首描写春日小园景致的诗,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几句“轻阴漠漠意重重”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恬淡而又沉重的氛围中。诗人漫步在小园中,目光投向枝头,暗淡的叶子上依然留有霜痕,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这句引人深思,诗人透过冰冻的苔藓,想起了过往的游玩痕迹,表达了对已逝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月门半掩小桥弓,溪水尚淙淙”,描绘了园中一幅宁静的小景,溪水的淙淙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再看“临流且莫惊双鬓,少年事,都已朦胧”,诗人在水边感慨自己已不再年轻,往日的少年情怀已模糊不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行过曲廊,回眸恍惚,碧树缀千红”则将整个园景渲染得生动而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美好,尽管时光已逝。
整首诗在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阴漠漠意重重:轻柔的阴影中,情绪沉重,暗示内心的思绪。
- 信步小园中:随意走在小园中,表现一种悠闲的状态。
- 枝头叶暗霜痕在:树枝上叶子颜色暗淡,霜痕依旧,象征冬去春来的交替。
- 换新绿何处东风:期待春风带来新绿,表现对生机的渴望。
- 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寒冷的石头上苔藓冰冻,谁能记得往日的游玩。
- 当日旧游踪: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
- 月门半掩小桥弓:门半掩,桥弯,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溪水尚淙淙:小溪依然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临流且莫惊双鬓:在水边,感叹自己已老,不愿惊扰。
- 少年事,都已朦胧:少年时的事情已模糊,流露出感伤。
- 行过曲廊,回眸恍惚:走过曲折的长廊,回头间感到恍惚。
- 碧树缀千红:绿树上点缀着红花,象征生命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阴漠漠”,将阴影比作情感,增强意境。
- 拟人:如“溪水尚淙淙”,使无生命的水有了生命的表现。
- 对仗:如“寒石冻苔,凭谁记省”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小园的景致,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影:象征着过去的回忆与情感的沉重。
- 霜痕:代表着寒冷的过去与生命的无常。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 溪水:流动的时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碧树:生命的美好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信步小园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悠闲
- B. 忧郁
- C. 激动
-
“寒石冻苔”中的“寒石”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冷漠
- C. 过去的回忆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景象?
- A. 荒凉
- B. 美丽
- C. 忧伤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静夜思》:通过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念,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