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卖薪女赠诸妓
白居易 〔唐代〕
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蹋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唐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卖薪女的生活,她的头发像杂乱的蓬草,布料缠绕着头,清晨时分在寒冷的山上自己背着柴薪。她在钱塘江边的某位女子,骑着红马,她究竟是谁呢?
注释:
- 乱蓬:形容女子的头发像蓬草一样散乱。
- 布为巾:用布料做成的头巾。
- 晓蹋寒山:清晨时走在寒冷的山上。
- 自负薪:自己背着柴薪。
- 一种:某一种,指代钱塘江畔的女子。
- 钱唐江:指的是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白居易的故乡。
- 著红骑马: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的女子。
典故解析:
钱塘江畔是白居易的故乡,诗中提到的“钱唐江畔女”可能指的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女子形象,尤其是妓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社会的现实与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而著称,题材广泛,关注社会民生,尤其对下层民众的苦难有深刻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社会底层女性生存状态的同情与关注。诗中通过描绘卖薪女与江畔女子的对比,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两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卖薪女的形象,给人一种辛苦而又坚韧的感觉,表现了她在寒冷的早晨孤独地背负生活重担的情景。而“江畔女”则显得更加轻盈和华丽,骑着红马,似乎生活优渥且自由。这样的对比不仅突显了社会的阶层差异,也让人产生对命运的不平等的思考。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宣泄,而是通过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生活的无奈。白居易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勒出两个世界的交错,体现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蓬为鬓布为巾:描绘卖薪女的头发和头巾,暗示她的生活艰辛。
- 晓蹋寒山自负薪:她清晨在寒山上行走,背负柴薪,突显她的辛劳与孤独。
- 一种钱唐江畔女:引入另一种女性形象,暗示她的身份与处境。
- 著红骑马是何人:通过对比,表现出江畔女子的优雅与风光,激起对她身世的好奇。
修辞手法:
- 对比:卖薪女与江畔女的鲜明对比,突出社会阶层差异。
- 比喻:用“乱蓬”比喻女性的头发,生动形象。
- 意象:寒山与江畔形成对照,体现了生存环境的差异。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不同女性生活状态的描绘,探讨了社会不公和女性命运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蓬: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苦难。
- 寒山:象征着冷清与孤独的环境。
- 红马:象征着富裕与优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蓬为鬓布为巾”描绘的是哪个角色的形象?
- A. 卖薪女
- B. 江畔女
- C. 诗人
- D. 朋友
-
“晓蹋寒山自负薪”中“寒山”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富裕
- D. 欢乐
-
诗中提到的钱唐江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 D. 福建
答案:
- A. 卖薪女
- B. 孤独
- A. 浙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 白居易
- 《静女其娈》 - 佚名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代卖薪女赠诸妓》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但白居易更侧重于描绘女性的生活状态,而杜甫则从更广泛的社会角度出发,反映国家动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