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谢公王》
时间: 2025-01-01 15:1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
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
白话文翻译
白鹿留下的书信在山泽间变得蒼白,归来时花木已尽,难以娱乐心情。
功名的梦想在昏暗的庵堂中变得模糊,礼乐的声响在这家中显得迂腐。
春夜半,雪屋里只剩一盏灯,竹山下千古的暮云显得孤寂。
雨寒之际,愁苦已绝,兰亭的聚会似乎变得遥不可及,灵寿的图画只剩下九位老人的身影。
注释
- 白鹿: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仙灵和美好,常与隐士或隐居生活相关。
- 遗书:留下的书信,暗示着某种未了的情感或责任。
- 功名之梦:指追求名利的愿望。
- 晦庵:指光线暗淡的庵堂,象征着心灵的困境。
- 礼乐:指礼仪和音乐,代表传统文化。
- 雪屋:可指白色的房屋,象征冷清和孤寂。
- 兰亭:指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是文学聚会的象征,暗指文人雅士的聚会。
- 灵寿:指古代的长寿,暗示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诗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挽谢公王》是方岳为挽悼某位故人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文化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作者对人生与名利的反思。
诗歌鉴赏
《挽谢公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悼亡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首联“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以白鹿遗书引入,象征着一种遥远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寞,花木的凋零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一种凄凉的美感。
第二联“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则转向对功名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追求名利的意义,暗示着一种智慧的觉醒。诗人用“晦”字表现出对功名的无奈与失落,礼乐的迂腐则让人感受到传统的束缚与现代的冲突。
接下来的描写“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则通过夜晚的孤独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孤独与反思的情绪。最后一联“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兰亭的聚会象征文人雅士的盛会,然而如今却因雨寒而愁绝,灵寿的空余更是对逝者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鹿遗书山泽癯:白鹿的书信如同遗落在山泽中的幻影,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归来花木尽堪娱:回到故地,原本的繁花似乎已成过去,留下的只有孤独。
- 功名之梦晦庵晦:追名逐利的梦想在昏暗中变得模糊,暗示对世俗的失望。
- 礼乐其家迂叟迂:礼仪与音乐在这个家庭中显得格外迂腐,反映出文化的衰败。
- 雪屋一灯春夜半:春夜中的孤灯在雪屋里,呈现出一种孤独与宁静。
- 竹山千古暮云孤:竹山的暮云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孤寂,象征时间的无情。
- 雨寒愁绝兰亭禊:雨寒之际,让原本欢乐的兰亭聚会失去了生机。
- 灵寿空余九老图:对长寿的追求如今只剩下逝去的九位老者的影像,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鹿遗书”比喻理想与追求。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花木尽堪娱”。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对功名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哲理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鹿:象征理想与追求。
- 兰亭:象征文人聚会与文化传承。
- 竹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孤独。
- 雪屋:象征孤寂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鹿遗书”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追求
- B. 现实与困境
- C. 自然与生命
-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什么?
- A. 一座山
- B. 文人聚会的象征
- C. 一种花
-
诗中“雨寒愁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与失落
- C. 忧虑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王翰
- 《送友人》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
- 《送友人》:在离别中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挽谢公王》的悼念相比,更加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