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雨阻游人》

时间: 2025-01-17 10:24:48

村坞花飞片片红,横遭涩雨又悭风。

无何春事三分过,不肯游人一笑同。

穷胜园林惟我辈,傥来轩冕付诸公。

烟云两屐亦堪醉,莫问圣贤诗一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雨阻游人
村坞花飞片片红,
横遭涩雨又悭风。
无何春事三分过,
不肯游人一笑同。
穷胜园林惟我辈,
傥来轩冕付诸公。
烟云两屐亦堪醉,
莫问圣贤诗一中。

白话文翻译

村庄和小路上,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
却遭遇了细雨和风的阻碍。
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却没有游人愿意与我同享欢笑。
美丽的园林,只有我们这些人能欣赏,
如果有高官厚禄,便应当交给别人。
即便是烟雨朦胧的景色,也让我们陶醉,
不要去问那些圣贤的诗句是否恰当。

注释

  • 村坞:村庄的边缘或小路。
  • 片片红:形容花瓣如片片红云般飞舞。
  • 涩雨:细雨,形容雨水的稀疏和轻柔。
  • 无何春事:意为“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
  • 穷胜园林:形容风景如画的园林,通常指景色优美的地方。
  • 轩冕:指高官厚禄。
  • 烟云:指雾气和云彩,形成朦胧的景象。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次韵雨阻游人》是方岳在春日细雨中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惋惜和对游人不至的感慨。诗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游人难以出游,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次韵雨阻游人》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游人心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游人无法出游的遗憾相结合,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村坞花飞片片红”展现出春日的生机,花瓣如红云般飞舞,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随之而来的“横遭涩雨又悭风”却让这幅美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细雨阻碍了游人的脚步,春天的欢愉被迫中断。

接下来的“无何春事三分过,不肯游人一笑同”,则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游人的无奈。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但游人却因天气原因无法共享这份美丽的景致,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油然而生。“穷胜园林惟我辈”一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虽然身边无人,但他仍旧在欣赏这园林的美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烟云两屐亦堪醉,莫问圣贤诗一中”,描绘了他对烟雨朦胧景色的陶醉,也隐约反映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村坞花飞片片红:描绘春天的村庄,花瓣如片片红云般飞舞,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2. 横遭涩雨又悭风:细雨和风的阻碍,突显出天气影响游人出游的无奈。
  3. 无何春事三分过:春天已过去三分之一,暗示时间的流逝。
  4. 不肯游人一笑同:游人因天气不佳而无法共享春日的欢笑。
  5. 穷胜园林惟我辈:尽管没有其他游人,诗人仍能欣赏园林的美丽。
  6. 傥来轩冕付诸公:如果有高官来游玩,诗人愿意将美景分享给他。
  7. 烟云两屐亦堪醉:即便是雨雾朦胧的景色,也能让人陶醉。
  8. 莫问圣贤诗一中:不必去询问古人的诗句是否合适,表达了一种随性和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飞片片红”,将花瓣比作红云,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布局上也有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无肯游人一笑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面对春光流逝和游人缺席时,仍然保持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朵: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细雨:象征着温柔和阴郁,影响游人的心情。
  • 园林: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烟云:象征朦胧的美,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村坞花飞片片红”中的“片片红”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花瓣
    C. 红云

  2. “无何春事三分过”这句的意思是? A. 春天已经过去了很多
    B. 春天才刚开始
    C. 春天的美丽被雨淹没

  3. 诗人最后一行“莫问圣贤诗一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古人的诗句的追求
    B. 一种对名利的超脱
    C. 对诗歌的怀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同样描写春天和雨的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描写春天景象及人心。

诗词对比

  • 《次韵雨阻游人》 vs 《春夜喜雨》:两者都表现了春天的景致与雨的影响,但前者更侧重于游人的失落感,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复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与欣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