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时间: 2025-01-01 13:5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作者:柳永 〔宋代〕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
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馀遍。
任数重鸳被,
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
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
怎得如今便见。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醒来,已是深夜时分。
静静地屈指听那银箭走过的声音。
只有床前的残烛,伴随着我的泪水,
红色的烛光正啼哭着。
暗暗激起了我心中的愁苦与恨意,情感无尽无休。
从卧床而起,我辗转反侧已无数次。
即使覆盖着厚厚的鸳鸯被,
可孤独的我却是那么寒冷。
真让人恨又让人叹。
当初为何轻易分开。
直到如今独自厌倦,
眼泪已是穿肠而断。
如此深情厚意又怎能去拼搏。
虽然曾有约定的飞愿。
可那短暂的难熬,
怎能如今再见。
注释
- 银箭:指时光的流逝,或是指时针的走动。
- 残泪烛:指烛光微弱,象征着孤独与伤感。
- 云愁雨恨:形容愁苦的情感如同阴云与细雨一般。
- 鸳被:指成对的被褥,象征情侣间的亲密。
- 穿肠断:形容心痛如肠断般的绝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湘妃,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其词风婉约、情感丰富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爱情、离愁为主,深受当时文人和百姓的喜爱。
创作背景: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创作于柳永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经历了爱情的失落与孤独的深思后,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无奈。诗中流露的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词以梦境的觉醒为引子,描绘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梦中的觉醒与现实的孤独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前半部分,诗人静静地聆听着时间的流逝,床前的烛光和泪水让人感到无尽的悲伤。烛光的微弱暗示着希望的渺茫,而“啼红相伴”则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后半部分,诗人反复思索着往昔的情感,细腻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怀念和对分离的痛苦。在对深情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之间,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力感,似乎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不安。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词风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觉清宵半”:在梦中醒来,已是深夜时分,暗示了孤独的环境。
- “悄然屈指听银箭”:静静地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表现出对时间的敏感。
-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烛光微弱,象征着孤独与伤感,伴随泪水的存在。
-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心中的愁苦与恨意无尽无休,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复杂。
- “从卧来展转千馀遍”:反复辗转反侧,表现出思绪的烦乱。
- “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即使有鸳鸯被相伴,孤独的感觉依然让人感到寒冷。
- “堪恨还堪叹”:对过去的轻易分开感到既恨又叹。
-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独自厌倦,眼泪流淌,形象地表现出心痛。
-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深情厚意又如何能拼搏,体现出对情感的无奈。
-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虽然曾有约定的愿望,但现实却让人难以承受。
-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短暂的难熬让人无从面对,现在的再见更加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云愁雨恨,形象生动。
- 对仗:如“堪恨还堪叹”,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如“啼红相伴”,赋予烛光以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爱情时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人对于情感的执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境: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渴望。
- 烛光:象征着希望与孤独,微弱的烛光映射出内心的伤感。
- 鸳被:象征着情侣的亲密与渴望,但在孤独中显得无比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银箭”指代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爱情的幻影
- C. 远方的归人
-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态度是怎样的?
- A. 怀念
- B. 忘记
- C. 轻视
-
“啼红相伴”中的“啼红”意指什么?
- A. 红色的花
- B. 眼泪和烛光
- C. 红色的衣服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对比柳永的《安公子·梦觉清宵半》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二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但柳永的作品更为沉重,体现出对失去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集》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