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贻徐生
齐己 〔唐代〕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白话文翻译:
或许我住在东海之滨,清苦的生活使我在贫居中度日。
打扫院子时没有闲客来访,窗边堆满了古书。
少年时期也是这样,年老时又会如何呢?
去年常常来往,今年见面却显得疏远。
注释:
- 东海子:指东海的渔夫,隐喻清苦的生活。
- 清苦:生活清贫,艰难。
- 闲客:没有事情的客人,这里指没有朋友来访。
- 古书:指古代的书籍,象征知识和文化。
- 犹若此:仍然是这样的状态。
- 合何如:又会是什么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海”,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表达诗人对清苦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同时,古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这种积累在贫居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作品多以描写田园生活和隐士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慨。生活的孤独与疏远,让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诗歌鉴赏:
《贻徐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感叹。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虽然是东海边的贫居,但却有着宁静的氛围,扫地时没有人来访,反而更显得孤独。窗边的古书,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富有——知识的积累。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忧虑,少年时期的清贫生活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随着年岁渐长,这种生活将会如何演变呢?最后一句道出对朋友关系的感慨,去年常相往来,今年却渐渐疏远,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易变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不仅有着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能东海子:表示诗人可能生活在东海的渔家,暗示生活的贫苦。
- 清苦在贫居: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贫困。
- 扫地无闲客:无客来访,孤独感加重。
- 堆窗有古书:尽管生活清苦,但诗人仍然在追求知识。
- 少年犹若此:年轻时的状态与现在相似,感叹人生的延续。
- 向老合何如:随着年纪增长,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 去岁频相访:去年朋友常常来访,体现友谊的亲密。
- 今来见亦疏:如今见面却显得疏远,感慨人际关系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形成对比,强调孤独与知识的积累。
- 象征:古书象征知识,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清贫生活的描述和对友谊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 东海:象征着隐居的生活,清贫而宁静。
- 古书:代表知识的累积,精神世界的富有。
- 闲客: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远,反映对朋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可能居住在哪里?
- A. 西海
- B. 东海
- C. 南海
- D. 北海
-
诗中提到的“古书”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
- C. 友情
- D. 时间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贻徐生》与王维的《赠友人》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了友情与孤独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而齐己的诗则更关注人生的无常与对清贫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